影像記憶:幕后故事——寫在《中國國家地理》改版十周年之際


發(fā)布時間:2014年09月29日

《典藏三峽》、《走遍世界去問河》、《選美中國》……10年里,《中國國家地理》留下了許多的經(jīng)典。那些讀者津津樂道的一手資料、原創(chuàng)圖片、獨到見解從何而來?來自探訪第一線,也來自編輯部經(jīng)常徹夜通明的辦公室。中科院保安系統(tǒng)的門衛(wèi)們一致公認,在地理所二段值夜班工作最繁重,因為,雜志社三個編輯部全在那里,“編輯全都是夜貓子,趕都趕不走”。

探訪前線有著許多風花雪月的故事——當然,這是事后的選擇性記憶。這張讓人覺得美好的圖片拍攝于2004年4月,給大香格里拉畫圈兒的考察隊翻越雞丑山途中。當時,一輛大卡車擋住了去路,單總編下車探詢才知道,那車已經(jīng)被暴雪困了三天三夜,“可惜我們只能力求自保,根本沒有辦法幫助他”。 攝影/王彤

這張攝于珠峰中絨布冰川的工作照在“民間”為執(zhí)行總編單之薔贏得了“007”的綽號。當時,為制作《西藏專輯》考察“冰川大國”的他正在興奮地往電腦里面“倒”電子圖片,同時瀏覽、檢查拍攝成果。他的左后方就是世界第一高峰。這浪漫的形象背后是艱辛的代價:在海拔5500米的地方,背負15公斤重的攝影器材,往返徒步14個小時…… 攝影/阿旺 

2004年,《走遍世界去問河》是中國國家地理展現(xiàn)實力的一次大動作。編輯部第一次派出了三支隊伍分赴歐洲的萊茵河、亞洲的湄公河、澳洲的墨累河進行了16-26天的采訪。與此同時,還組織了大量的記者、攝影師在國內現(xiàn)場采訪長江、黃河、淮河的有關問題。圖為執(zhí)行總編單之薔(左)深入法國羅訥河電站核心部分采訪,這個電站位于水下30多米。  攝影/張翼飛

因為總是舉著相機,圖片總監(jiān)王彤很少在雜志上留下正臉兒。2004年4月,20多天的“給大香格里拉畫個圈”的考察活動中,我們僅僅找到了他這張很不合格的采訪照——只能讓人“望其項背”。這面能讓他施展“壁虎功”的崖壁位于怒江峽谷深處、東壩鄉(xiāng)附近。對此,王彤曾故意輕描淡寫地解釋過:“照片一般都夸張,其實爬上去挺容易的,只是下來稍微有一點點難。” 攝影/單之薔

2005年6月25日,星期六,雨轉晴。由于冰磧湖的阻隔,前往來古冰川必須繞道上游的河漫灘,又沒帶水靴,考察隊員只能赤腳淌過去。這是現(xiàn)任職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副總編的楊浪濤在冰河中的痛苦表情,以下文字節(jié)選自他的考察日記:“河水冰涼刺骨,我硬著頭皮走進去,不一會兒腳就由劇痛轉為麻木??焐习稌r,已經(jīng)快要失去知覺。我想,如果河面再寬2米,我可能就會支撐不住、一頭栽倒進去。所幸,我總算沒有因公殉職?!? 攝影/單之薔

2003年4月20日,記者劉晶(現(xiàn)任英文版編輯部內容總監(jiān))和攝影師關海彤登上開往武漢的列車前往三峽采訪的那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了關于非典的第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一路上,他們的“北京戶口”第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和歧視。一些好心的作者建議他們在長江上游躲過非典的風頭,但想到后方編輯們等著這里的圖片和資料,4月29日,他們“走出空蕩蕩的首都機場回到了雜志社”。圖為劉晶在宜昌中華鱘研究所采訪。

圖為關海彤在巴東港接受提問檢查,因為誤操作,他一度被疑似發(fā)燒,引起恐慌。 

2008年5月 “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之后,編輯部立刻決定推遲已接近編輯尾聲的《河南專輯》(下冊),趕制一本“沒有眼淚的地震專輯”,提供給讀者地震發(fā)生的地理背景,并探討在未來如何理性應對這樣的災難。幾次連夜召開的專家會、策劃會之后,雜志社派出了4個采訪小組親臨現(xiàn)場,雜志社記者在都江堰新建小學的廢墟前采訪遇難者親屬。攝影/孫有彬

2008年夏,在京冀交界的小龍門林場,編輯高新宇爬上了一棵遼東櫟,正在拍攝上面的北桑寄生——自從這位北師大生態(tài)學碩士加盟編輯部,我們就告別了把類似圖片的說明寫成“某位身手矯健人士爬上了高高綠樹”的“初級階段”。攝影/王辰 

2008年10月,編輯楊嘉敏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巴列維王宮考察時偶遇伊朗國家電視臺工作人員。他們很高興見到英語流利的中國面孔,對她進行了現(xiàn)場采訪。圖為楊嘉敏(右)正在漫談對波斯古文明的認識。攝影/馬宏杰 

2005年12月,記者易水和攝影師關海彤前往青海尋找消失的草原王國:吐谷渾。青海湖畔的草原,是吐谷渾人曾經(jīng)放牧“青海驄”的地方。為了協(xié)助攝影師拍攝到一張馬匹集中的壯觀照片,易水奔跑著當起了牧馬人。200多張照片拍完后,他的高山反應也開始了。
攝影/關海彤 

“耍猴人這個選題至今已經(jīng)跟蹤6年了?!瘪R宏杰也因此練就了鐵道游擊隊的基本功。他曾先后4次跟著耍猴人扒火車去了成都、達州、廣州、內蒙古……“在寒冷的冬夜里,我們常常被凍醒。尤其是過山洞時的倒抽風,簡直要把身上的熱量抽個一干二凈?!瘪R宏杰這樣解讀他的工作照,“對了,記得在圖片旁邊標注一下,‘扒車危險,請勿模仿’?!睌z影/曹福川 

《博物》是國內第一本屬于青少年的自然歷史雜志,辦刊宗旨為“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人生”。為了實現(xiàn)這個理念,《博物》的編輯大多博學多才,上知天文、下曉地理。2008年6月,《博物》編輯部參加雜志社組織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徒步培訓,后右三為年輕的主編許秋漢。  

2004年6月,《博物》編輯部在雜志社(中關村舊址)樓頂組織觀測百年一遇的罕見天象——金星凌日。

《中華遺產》的特色是“叩擊歷史星空,梳理華夏文明”,因此這個編輯部的行動大多“古意盎然”。上圖(攝影/陳云)為2008年5月號主打報道《盛清時代最奢華的私人空間——倦勤齋》的幕后故事。圖片編輯何亮(左,背影)說他們?yōu)榇艘呀?jīng)“進宮”N次了,當時攝影師王凱(中)正在專心拍攝已經(jīng)修復好的珍貴字畫,他的“機位”就是乾隆當年的戲榻。修復中的倦勤齋對公眾開放的日期還是未知數(shù)。

2008年11月4日,中華遺產考察隊在北京西郊寂寥的九王墳尋古探幽。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的工作內幕。辦公室的一大特色是各種規(guī)模的會議特別多。最小型的有3人參加排版前的“選片”會,圖片編輯吳敬(前)正在自己的工位上播放已經(jīng)收集到的圖片資料,責任編輯和圖片總監(jiān)在后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大型的看片會一般安排在辦公室中心的大會議室里,特約攝影師耿藝從汶川震區(qū)回來后在該室向大家“匯報”,結果編輯們全都看得熱淚盈眶。 

選題策劃會和大型評刊會也在這個房間,就不重復了。其實,評刊會常常提前開,如在設計室,看完電腦里面的排版文件,緊急召開的會議常常意味著方案可能被推翻一次、再推翻一次……有時候,打印好的彩樣會張貼在辦公室各處,以供品頭論足——批評意見是最好的,總比印出來再挨批評要好吧。

編輯部里最少拋頭露面的幕后工作者其實還是校對組和設計、地圖組,以及大量的專家。圖為設計室里每月都會重復上演的歡樂瞬間:設計總監(jiān)介彬(右二)高舉最新誕生的封面,4個人的小團隊喜上眉梢。因為,每期雜志的封面誕生,意味著連續(xù)幾周的煎熬將告段落,大家終于可以正常上下班幾天了…… 攝影/馬宏杰 王寧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李渤生(左)正在指導編輯周曉紅。 

老中青三代結合的校對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