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逍遙居——黃龍島


發(fā)布時間:2013年11月29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范菁 

標(biāo)簽: 嵊泗縣   島嶼   風(fēng)景物語   風(fēng)土人情   

正午,驕陽會頂,強勁的海風(fēng)把我的白色襯衣雕塑得如一片楓葉。一個人站在燈塔上方灰白色的巨石上,目送著一撥接著一撥或藍(lán)或灰綠的漁船駛出黃龍島的港灣,奔向無際的汪洋,心中滋生起陣陣莫名的空落。又一年的開捕節(jié)結(jié)束了,默立在這喧囂之后真空般寧靜的片刻,似乎有一絲對親人的牽掛繞上心尖。

初見黃龍島

9月中旬,從泗礁島五龍港邊礁村搭乘小型擺渡船來到黃龍島??斓诌_(dá)碼頭時,遠(yuǎn)遠(yuǎn)望見島嶼的西北角上許多灰色兩坡頂?shù)男∥輰訉盈B疊地占滿了山頭,灰赭色的墻體與島上石頭的顏色極其相似,好像這些小屋本來就是從山體上自然生長出來的摸樣。
雖已9月中,但浙東海邊的紫外線仍舊霸道。環(huán)顧四周,海水“啪啪”地拍打著堤壩,港灣中停泊了數(shù)條“嵊泗”字樣的漁船,每條漁船都被打扮得喜氣洋洋,白色的船舷欄桿上飄滿了紅艷艷的國旗和巨大的三角祈福旗??諝庵懈拥氖钦銝|海島特有的味道,與其說是魚腥味,我更愿意稱呼它為海味。
據(jù)說黃龍島是因為島上多裸巖,巖土澄黃,山勢走向宛若兩條黃龍蟠浮海面而得名。幾日里跑遍了黃龍的每個角落,最喜歡去的是南港。南港內(nèi)凹的弧度是這個島嶼中最大的,很多中小型漁船都愿意扎堆在這里,正在作業(yè)的船只頻繁地穿梭于港灣中,而停泊著的漁船肩挨肩,頭頂頭地蕩漾在水面上,想要記住每艘長相近似的漁船就如想要記住每朵浪花一樣是徒然無功的,但要記住一艘船上的人就容易多了。

一艘船的靈魂

來到南港西邊的碼頭,這里有十多個男女在這滿地的大框架蝦籠和捕魚網(wǎng)中緊鑼密鼓地織補著。這些男女都是這里的島民,開捕節(jié)前有很多漁網(wǎng)需要修補,他們以每天10小時計80元的工資在這里勞動。這里漁民需要的捕魚工具很多,如蝦籠、地籠、捕魚籠、蝦網(wǎng)、大框架蝦籠,掛網(wǎng)、沉網(wǎng)、挑網(wǎng)、搬網(wǎng)、撒網(wǎng)、拉網(wǎng)等,每次出海捕魚難免會損壞些漁網(wǎng),所以織網(wǎng)、補網(wǎng)工作是海島上留守家中的人們最常見的漁業(yè)活動。
在這里,我第二次遇到了船老大盧四平。
能帶領(lǐng)一群人披荊斬棘的注定是這群人的靈魂,而船老大無疑是這艘捕魚船的靈魂,提升船老大的綜合能力就是提升整條船盈利的必由之路。盧四平,46歲,一艘120匹馬力中型捕魚船的老大。
昨天在港灣邊遇見盧四平的時候,還不知道他就是堤岸上這鋪天蓋地的魚籠和漁網(wǎng)的主人,只知道他是位船老大,因為他的頭頸里掛著沉甸甸的金項鏈。觀察過一個現(xiàn)象,在浙東沿海跑船的人群中只要看見頸子里或手腕上帶根大粗金鏈子的一般都是船老大。
盧四平船上共有8名船員,其中一位穿著紅色T恤的中年男子是從四川到黃龍島來打工的,恰巧他老婆來碼頭為老公送水。她說他們夫妻來黃龍島已經(jīng)十多年了,現(xiàn)在連孫子、孫女都有了,本來兒子與他們一起在黃龍島工作,跑碼頭運輸,因為添了第三代,所以兒子一家回四川老家了,而他們夫婦仍舊留在黃龍島,老公跑船一年可得6萬元工資,除休漁期外幾乎一直連續(xù)出海,只有回港卸貨時才能休息一兩天。
似乎外地來打工的船員更珍惜這份工作,可能水性比不過當(dāng)?shù)卮瑔T,但普遍在船上是最勤快最不惜力的那群。
盧四平在說話時候手腳可不停歇,他一人站在岸上搬運傳遞魚籠、漁網(wǎng),船員們則在甲板上接收排放這些器具。這些可是重體力活,不停地彎腰,丟拋,盧四平不像其他船員那樣帶著防護(hù)手套,估計這么多漁具裝船后,手掌也會磨得夠嗆。
我問盧四平這艘船一共裝了多少個圓形框架魚籠,他讓我猜一猜。我想漁民們都喜歡吉利數(shù)字,估摸了下地上擺放魚籠的狀況,說大概是三十六個吧,還真讓我猜對了。
南港西岸滿地的魚籠一串串被送進(jìn)盧四平的魚艙,從下午兩點到三點半,只裝了三分之二。為了到山上拍攝夕陽,我只能提前與盧四平告別??匆娝拇w上是一幅黃山迎客松上的旭日東升圖,我就對他和幾位船員說了幾句類似的祝愿話。

一人一船一片海

有人正往岸上搬運東西,寬大的寶藍(lán)色的連體橡膠防水背帶褲,迷彩襯衣,黑色遮陽帽,面朝港灣,看不清臉部。走近看,有條約十來米長的敞篷小漁船??吭诖a頭前的石階下。船艙的肚子已經(jīng)空出了一半,有兩三個人正在用塑料籮筐往岸上抬海蜇。
正在抬貨的兩位我認(rèn)識,一位是獨臂40多歲的男人,在碼頭開了家小賣部,這小賣部微型到只開了一扇窗戶營業(yè)。另一位是50來歲的婦女,剛才還在碼頭上清理著魚兒。船艙中除了海蜇還有些20公分左右的小魚。
堤壩臺階有3米多高,轉(zhuǎn)到臺階下,才看清這背帶褲男子,比較年輕,膚色黝黑,臉龐消瘦但陽光,他正在吃力地往上拽著長長的漁籠。這種漁籠名稱叫“地籠”,外型是一個連著一個的長串籠子,籠籠相接,每個籠子中都能放魚餌,專門用來捕螃蟹、海蝦的。不過今天他似乎運氣一般,這地籠清清爽爽,沒有丁點蝦蟹掛在網(wǎng)上,倒是我下碼頭臺階的時候看到岸堤上散了一張白色漁網(wǎng),上面橫七豎八纏著不少已被丟棄數(shù)日的螃蟹。
大約10來分鐘后他才收拾好這個長籠。休息當(dāng)口,我問他:“今天收獲怎樣?”他露出一排牙齒笑笑回我:“還行,有一船海蜇加些小魚?!蔽矣謫枺骸敖惺裁疵郑俊薄袄蠲?,明天的明?!笨催@小伙子很好聊天,我就在他勞作的空隙跟他多了些交流。
昨天晚上三四點的時候他從南港出發(fā),開了3個小時左右到稍外圍一點的海域捕魚,上午十點左右回到碼頭。這一趟消耗柴油約30元,船上收獲的海蜇大約可賣兩三百元。我給他算了筆經(jīng)濟賬,每月的收入跟他的辛苦和風(fēng)險程度不能相稱。
李明說他沒有選擇去大漁船當(dāng)船員是因為自己出船自由方便些,而且等有機會賺到些錢后可以再換大些的漁船。他說雖然只有自己一個人出海,但自己用的捕魚器械比較省力。他船上的魚籠使用方法是一端拴在船上,另一端拋到海中,海中如果有蝦蟹,會以為是很好的筑巢場所,便會紛紛游入籠內(nèi),每節(jié)網(wǎng)側(cè)面都有兩個入口,入口的設(shè)計是讓魚兒蝦兒有進(jìn)無出,他要做的事情就是間隔一段時間將網(wǎng)收起,然后倒出即可。
李明拖完蝦籠后又花了十多分鐘拖拉上來捕魚籠,然后回到岸上整理十多米長的漁網(wǎng),最后還得往手推車?yán)锸帐靶¤F錨和纜繩。我問他以后會不會選擇別的工作,他說沒有想過,從小就跟著大人出海,只會這個,不做漁民還能干什么?!澳呛⒆右院髸粫銓W(xué)做漁民?”他聽后頭搖得像撥浪鼓:“不會了,孩子要讀書,做漁民太辛苦了,讀了書就能做其它工作了。”
李明的船雖然小,但他能一人駕馭這支看上去弱不禁風(fēng)的小舟漂在海中討生活,這對他的海洋、天文知識和體能的綜合要求很高,所以能堪稱“獨立船長”。在黃龍島,由于讀書的普及和年輕一輩吃不了苦,漁民的年齡出現(xiàn)了斷裂層,后繼之人越來越少,現(xiàn)在解決的辦法是招募從四川、安徽等地前來打工的外鄉(xiāng)人作為補充。大部分漁民年齡都分布在30歲以上,以40多歲為主力軍,像李明這樣年輕的“獨立船長”已經(jīng)很少見了,他是這個島上勇敢的人。

海島生活

黃龍島最特殊的一段歷史是曾經(jīng)一島為兩省分治。
據(jù)記載,清光緒元年起,黃龍島北港屬江蘇省太倉州崇明縣管轄,南港歸浙江省定海廳。1934年,北港設(shè)五龍鄉(xiāng),屬江蘇省;南港設(shè)黃龍鄉(xiāng),屬浙江省。1951年后,南、北二港始合建為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黃龍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地南港村。根據(jù)考察這個島嶼在16世紀(jì)前就有人定居,但在清初因禁海而荒廢?,F(xiàn)在的居民是康熙年間才從浙江其它臨近地區(qū)遷入的。
現(xiàn)在的黃龍島除了漁業(yè),沒有其它重點產(chǎn)業(yè),所以島上飯店不多,幾乎沒有游客。
吃飯時,碰到了鄉(xiāng)政府的工作人員,跟我談及島上現(xiàn)有居民8000多人,開捕節(jié)漁船一出發(fā),就要離島3000多人,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婦孺。問及:“這么多青壯年外出捕魚了,那島上的居民怎么安排生活???”
回曰:“漁民的老婆最幸福了,丈夫一外出捕魚,老婆在家就天天搓麻將,高興了還能去泗礁島菜園鎮(zhèn)上玩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最苦就是男人了?!背跏悸犨@話以為是個別人的片面說辭,沒想到幾天內(nèi)碰見好幾位島民都是這么認(rèn)為的。
顯然現(xiàn)代漁民出海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漁民的妻子從過去的“望夫石”轉(zhuǎn)變?yōu)閸u民們羨慕的對象了,而男人們自然也不會放過不出海時,與孩子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黃龍島上的居民屋子沿石坡上行,錯落有致,氣勢磅礴,石屋又由石路、石墻連接,所以這里又有“東海石村”的美名。這里是嵊泗列島中最早有先民居住的島嶼之一,以前的石屋全部取材于當(dāng)?shù)氐氖^——光潔堅硬的花崗巖。黃龍石屋猶如海上城堡,是舟山最好的石屋景觀。
勝船老人,73歲,當(dāng)了27年的船老大,就住在石屋村的頂部。
每天我上山頂晨迎朝陽暮送夕陽的時候就會經(jīng)過老人的石屋,石屋后面是一片小小的菜地,今天從山上往下走的時候碰到老人在澆菜園子。
當(dāng)勝船老人告訴我名字的時候,我就覺得這樣的名字太適合漁民了,抑或是因為老人的父母是漁民,所以才取了這個名字。
老人38歲的時候當(dāng)上了船老大,風(fēng)里來雨里去辛苦了27年,到65歲退休在家?,F(xiàn)在兒子也是船老大,明天就要跟其它船只一樣出海捕魚了。老人有四五個孫子、外孫、外孫女,有的還在讀書,但不會再有這一代的人做漁民了。
別過老人,站在屋頂上,看著港灣漸暗,漁火星星點點亮起來,愜意地享受這一刻。問過島上的私人“出租車”司機,黃龍島的治安很好,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令人擔(dān)心的事情,因為這個小島只有一個小小碼頭可以出入,小偷小摸的容易被發(fā)現(xiàn)跑不了。如果有臺風(fēng),則全島居民都在家打麻將,聊家常,看海發(fā)呆……

嵊泗黃龍島行箋

【交  通】

第一段:上海洋山深水港沈家灣碼頭至泗礁島,可擺渡車與乘客,擺渡船票價:198元/輛車(帶一名司機),62元/人,每日兩個班次。第二段:泗礁島五龍鄉(xiāng)邊礁岙至黃龍島峙岙,只可擺渡人,15元/人,每日六個班次,上午、下午各三次。

【住  宿】

黃龍島龍元大酒店,電話:5812688,150元/標(biāo)間,沒有網(wǎng)線,需自帶無線網(wǎng)卡。

【美  食】

島上大部分都是漁民及從事漁業(yè)工作的家屬、雇工,海鮮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各類東海魚類例如小黃魚、朱梅魚、鮸魚、白魚、龍頭魚及螃蟹、海蜇等都是美味佳肴,可在島上的小飯店內(nèi)享用。

【攝影師手記】

南港雖然是個避風(fēng)港灣,但因它直接面對外海,所以灣內(nèi)還是波濤涌動,我第一次看見有漁民坐在一塊1米多見方的白色泡沫上,僅憑一支槳從遠(yuǎn)處的海面慢慢劃水過來的時候,還是吃驚不小。

海浪的走勢是涌上一波又往回退一波,這沒有多少分量的泡沫必然只能隨波逐流地前進(jìn)一米倒退半米了。我站在碼頭上看見過幾回漁民們從大船回到碼頭的時候,不等駁接擺渡小船,而直接自己劃著泡沫墊穿過整個南港港灣上到碼頭。這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省幾塊錢的擺渡費還是覺得自己對水有完全的熟稔和使用能力?很后悔沒有問一問。

【攝影師簡介】

范菁,建筑師、攝影師,游歷中國所有省份及多個國家,擅長地理風(fēng)光和民俗人文攝影及撰稿。

責(zé)任編輯 / 楊靜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