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交織的世界


發(fā)布時間:2013年08月01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姜曦 

標簽: 戶外天空   

編者按:旅行歸來,整理圖片時,我經常會遺憾:本來很美的景色,卻被我拍得平淡無奇;本來很生動的表情,卻往往抓不住。后來跟朋友聊天,才發(fā)現(xiàn)他們也遇到過相似的問題。
從本期《行天下》開始,我們將推出全新的欄目“攝影教室”,不定期地邀請優(yōu)秀攝影師,用他們的作品和經歷為您答疑解惑。
紫煙云影
參數:120mm鏡頭ISO100 F9 1/800s
一處本不起眼的峽谷上方的景觀,由于神奇的光影描繪出神奇的效果,但是高光亮區(qū)和暗部的樹木要同時呈現(xiàn)是一件不易權衡的事情,即使最先進的電子測光相機也會在取舍上發(fā)生偏差,合適的影調,不但能保留云陰的明暗細節(jié),還能有效地呈現(xiàn)景觀前后層次關系。

有人說攝影是一門藝術,有人說攝影就是記錄。

我以為,攝影是捕捉影像的方法,所謂攝影,就是用主觀展現(xiàn)客觀的一種手段。

曝光

曝光,影調控制為王

攝影是一種依靠光影表現(xiàn)的藝術。

攝影術發(fā)展至今百余年,技術革新層出不窮,但影像成像技術一直是圍繞著感光材料的光敏感度(ISO)、通光量(光圈F)和曝光時長(快門速度S)這三大基本要素的配合而決定。

在高度電子化的今天,強大的自動相機不再需要我們人工地去計算這三者的比值關系和量度的估值,代以高速精準的自動化程序控制。那么我們還需要去探討怎樣曝光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這依然是攝影過程中最為精妙的部分。

如果我們把相機將景物展示為中等灰度的基準測光值看成“標準曝光”的話,一張圖片的曝光表現(xiàn)還可能存在更好的,稱之為“正確曝光”的方法。攝影人根據框取畫面內的景物的主次關系決定將要展示哪些明暗細節(jié),并在照片上呈現(xiàn)出比真實更亮或者更暗的成像表現(xiàn)。這在高手口中被稱為“影調的控制”。有效控制這個影調,能讓你的圖片保留需要部分的層次和細節(jié),并將那些不重要或不服務于主題的信息利用曝光的手段加以隔離或弱化。

平身
參數:24mm鏡頭 ISO100 F5 1/3s
接近黃昏,光線昏暗,利用自動的標準測光,將會使照片比實際看起來更亮,丟失了場景中那種濃重的神秘感。所以在自動測光的基礎上,減去2級曝光將得到與現(xiàn)實更為接近的效果。弱光下1/3s的曝光速度配合腳架的穩(wěn)定性,把轉經行走者和磕長頭者的形象虛化起來,表現(xiàn)一種人神交流的境界。
布達拉宮的晨拜
參數:100mm鏡頭 ISO100 F9 1/2000s
通常我們稱亮背景下主體成像為暗影的拍攝手法為剪影,而本圖則是能展示剪影表現(xiàn)力的作品。在布達拉宮廣場,早間陽光燦爛地投射下來,移動你的腳步,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讓石板的反光恰好置于朝拜者的身前,這個時候使用相機Av檔配合-1Ev的曝光補償,有效保留了光滑石板的質感,這些光滑的石板正是朝拜者們成年累月的磕長頭磨蝕而成的。逆光也造就了朝拜者剪影的效果,不但人物面相被忽略被抽象,而且是人和影交織融合難以區(qū)分,巧妙地表達出宗教主題神秘內涵和人神耦合的深邃境界。

構圖

構圖,是一種哲學

說攝影,除了談曝光,依舊要說的重點是構圖。

初學攝影,往往會游離于各種比例、重心、平衡、幾何透視一類的概念中,認為構圖就是畫面中景物如何取舍、怎樣擺放的問題。其實構圖的概念已不僅限于此,越來越多的攝影人漸漸發(fā)現(xiàn),原來拍攝的一切動機源于對景物的關注,也就是對拍攝的視角和內容的取舍,怎么取舍不是一個單純好壞的問題,而在于你希望展示什么,說明什么,要表達和隱藏什么。好比把一張圖片看成是一篇文章,內容可長可短,有明示也有隱喻,不需要多余的描述,就可以讓人體會更多出話外之音。

另一方面,對于影像的視覺既可以是一種服從又可以去打破,服從來自美學修養(yǎng)的基本框架,遵循便是好的,被認可的,但也可以尋找方式跳出這種框架,去做一種帶有獨特個性的表達,表達的結果是獨領風騷或弄巧成拙,僅隔薄薄一紙,這就是構圖的哲學吧。

佛門
參數:100mm鏡頭,ISO100 F6.3 1/1000s
本圖中左側的兩個人物使畫面顯得比較重,右側的人影則正好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比例猶如一根杠桿。小孩作為本圖第一關注目標,而隨之所有的觀眾關注起他關注的方向,揣摩起畫面中三者的關系,產生一定趣味性。
上海2010
參數45mm鏡頭 ISO100 F7.1 1/200s
本圖拍攝在世博會前100天,當時會場還在封閉施工,我的機位不理想,距離遠且雜物眾多,并不適合直接拍攝中國館特寫。但卻恰好可以利用隔離板的空隙來組織這個畫面內容。移動機位,使中國館正好置于高低隔離墻的中間,寓意世博會是中國對外展示的窗口,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節(jié)點。下部的空間介紹以工人的勞作為基礎,整個隔離板表示還在籌備中,大幕還未正式拉開,只能窺視點滴。
轉經廊
參數:300mm鏡頭,ISO100 F5.6 1/320s
拍攝本片的原意是使用長焦鏡頭將搖搖欲倒的轉經廊表現(xiàn)出來,正在準備拍攝的時候,恰好來了一列人,靈機一動,等待時機使人群剛好走進并裝滿廊柱形成的格子中,成為一張不錯的圖片,既表現(xiàn)了建筑老舊的狀態(tài),配合人群又體現(xiàn)出轉經人們的虔誠和執(zhí)著。
老戲臺
參數:35mm鏡頭ISO800 F5 1/60s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老戲臺的一側走廊內,有一位老生正在調嗓門,多數拍攝手法會將整個環(huán)境開放式收下,將老生置于其中某個合適的位置。而我在此時選擇將取景面積縮小,讓視覺的重點轉移到最具代表性的戲臺老舊的木刻欄花和老生的靴子上,戲袍還隱隱透出很有戲份的手勢。不但介紹了老戲臺的細節(jié)質感,也讓大家對老生專業(yè)專注的形象產生足夠聯(lián)想,甚至延伸到對傳統(tǒng)戲劇延續(xù)發(fā)展的關注,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感染力

畫面的感染力來自激情和理解

如何拍攝影像才能更具感染力,是最近總在思索的問題。

在回顧以往的拍攝經歷時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凡是能引發(fā)攝影人強烈共鳴的素材,一定能拍出超乎想象的好圖片。正是因為在激情中按動快門,得到一幅好的影像,影像畫面也就具備了不可臆造的感染力,在任何時間給任何觀眾以攝影人拍攝一瞬時的同樣感受。

這就要考驗攝影人看問題的態(tài)度,也可以說是一種解讀事物的觀點,帶著觀點能讓我們更積極主動地檢索世界,思維敏捷地分析,然后用鏡頭去提煉和表達,抓取那些極具現(xiàn)實感染力的決定性瞬間。往往一張好圖片出自于必然和偶然,出自于準備和機會,自然真實,不帶人為雕琢的痕跡。

嬉戲
參數:17mm鏡頭 ISO100 F7.1 1/640s
在藏區(qū),拋灑一種叫“龍達”的印有經文的小紙片作為祈福儀式,對成年人來說是一件極為嚴肅的事情。有趣的是,當地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順手抓起地上大把的“龍達”拋向其他小伙伴,相互打鬧嬉戲,臉上透出天真無邪的笑容。正是他們這種無拘無束的快樂深深感染了我,我迅速調整好相機,鎖定超焦距采用低機位盲拍的方式紀錄下這自然純真的一刻。
回首
參數:180mm鏡頭ISO100 F5.6 1/800s
這是一個民族集會活動散場的時刻,也正值中午,頂光不太適合拍攝,但是當三位盛裝窈窕美女走過石板路時,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而采用正面直接的抓拍會引起她們的回避,而且圖片意義較為單薄。正在尋思著如何拍攝時,有趣的場景發(fā)生了,一位拿著轉經筒的藏族老婆婆也對三位年輕美女表示出了極大關注,一直長時間注視她們,并在擦肩而過時依然回頭觀望,這1秒鐘的場景被一直有所準備的我抓取下來,畫面用老婆婆的關注來解釋美女們的驚艷,成為一張真實自然、趣味濃厚的照片。
虔誠
參數:200mm 鏡頭ISO100 F6.3 1/800s
靈感來自被感動。藏族人虔誠的朝拜,一直令我驚訝和震動,并相當尊敬。赤足在這個場景里是一種標志和力量,這位老奶奶是恭恭敬敬地將鞋脫下放在一邊,然后開始用磕長頭的方式圍繞活佛修行的房子轉圈。畫面中也看見了,地面相當不平整,有很多小石頭,赤足的感覺可想而知。其實每天來這里走路轉圈的藏人很多,不下千人,磕長頭的就相對少很多,大約一二十個個,能脫掉鞋子磕長頭的人只有寥寥幾個,可想而知其對信仰的敬畏和尊敬程度。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用一張最滿意的圖片紀錄這個場景,所以為了表現(xiàn)她的腳和其他穿著鞋轉經經過的對比關系,我也自始至終跪在地上與她一起前進,守候數十分鐘才拍攝了這樣一張圖片。

責任編輯 / 楊靜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