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俠外轉梅里


發(fā)布時間:2013年07月24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琳恩 

標簽: 雪山   左貢縣   戶外天空   風景物語   

這么多年,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走一次梅里雪山的外轉經路,據(jù)說這是藏族人一生中必須要走的一次轉經路,走一次大概要十五天左右。
2006年,我們三個女俠上路了,和來自藏區(qū)的轉經的人們一起,我們感受了辛苦卻寧靜的轉山之旅。

永支村

當?shù)厝藢⒂乐Т宸Q為“三聚寶地”,即三條河流匯聚之地、三座大山相會之地、三重天空籠罩之地。相傳這里是卡瓦格博神在舉行會供時做朵瑪?shù)膶毜亍?/p>

永支河與瀾滄江的匯合處被稱為梅里雪山外轉經的東大門,永支河在匯入瀾滄江之前,有幾股從山間高處飛流下的溪水匯入,形成幾道霧簾。穿過霧簾,我們便一直沿著清澈的永支河進入了峽谷。從這里開始便沒有了手機信號,對早已習慣手機的我來說,仿佛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

啟程

2006年10月17日,我們和送行的人一起,經云嶺,過羊咱大橋,轉白塔,在附近的真興塘廟點了酥油燈,取了轉山的鑰匙(每個外轉梅里雪山的人都要舉行的一個小小的儀式)。下午四點多,我們再次跨越瀾滄江上的榮仁橋,正好與從永支出來接我們的馬幫,阿那西和財哥會合。腳下就是我們必備的物品,50公斤的塑料桶足足裝了4個,還不包括個人用品。

臨走前來張合影,從左至右,分別是吉原,我,云游獅,小喇嘛小紅,馬幫帥哥阿納西和財哥。

多克拉埡口

經過永西通,我們來到了多克拉埡口,翻越這個埡口就成了我們第三天的重要任務。

多克拉埡口海拔4479米,是梅里雪山外轉經途中海拔第二高的埡口,坐落在梅里雪山的南端。梅里雪山是云南與西藏的界山,外轉經路線也跨越了兩地。翻越多克拉以后,外轉經的路就進入西藏境內了。

朝圣者

登上埡口的路是Z字形的,周圍幾乎沒有植被,路面上是碎石和沙土,坡度大概在40-50度,云游獅、吉原她們走直線往上,而我只敢順著Z字形的路走。

在云游獅和吉原的幫助下,我終于到達了埡口。在這里,又碰到了很多轉經人,他們虔誠地將經幡掛好,我們也取出從德欽帶來的經幡掛上,并撒了隆達。

阿丙村

穿過一段山谷,便看到我們第五天的宿營地:阿丙村,一個坐落在怒江峽谷半坡上的小村莊。這里群山環(huán)抱,半坡上開辟的農田在陽光的照射下一片金黃,米粒大小的房屋頂上也有一片黃澄澄的色彩。

這是我們離開永支村后看到的第一個村莊,也是外轉經的朋友們都會提到的村莊。剛看到它時,我不免有些激動,之后看著小得像米粒的村莊,想到漫漫長路,不免有些泄氣和擔心。

露營

馬幫的三位帥哥總能先我們一步到達休息點,然后在砌了一米左右高的石頭墻的房子里生了火,等待我們的到來,而這些石頭砌的房子就是專門留給轉經的人們休息的。

我們三個女俠睡帳篷,馬幫的帥哥們就在我們吃飯的石房子里用馬墊等墊了,房頂用彩條布一遮就睡了??纯次覀內椎膽敉庋b備,再看看馬幫們的行頭,實在是佩服他們的生存能力。

財哥削筷

每次吃飯前,財哥都會展示他的絕活兒——削筷子。我們三女俠自帶了吃飯的家伙,馬幫卻什么也沒有。吃飯前,財哥拿著砍刀從路邊砍下幾根很細的竹子,只幾分鐘工夫就削好幾雙筷子,看得我們感嘆不已。

削完筷子,財哥還不忘提醒我們要不要帶轉經竹回去。當初在永支村,看見家家屋子的中柱上都綁著密密實實的竹子,那是每次轉經帶回來的,誰家的竹子多,說明外轉的次數(shù)就多,帶來的吉祥也就越多。

阿丙村

曲那通到阿丙村途中,我們到過一個用黃色塑料布搭建的窩棚,進去才發(fā)現(xiàn)是個小賣部。主人沿著四周用木板搭起一圈離地三四十厘米的臺子,上面鋪了一些包裝箱的紙板,再上面同樣用木板搭成一個簡單的貨架,堆著一些方便面、啤酒、餅干的包裝箱。

小賣部的主人就是阿丙村人,為了方便轉經途中的人們,他在這里開了間小店,東西都是他從阿丙村用馬馱上來的。除了賣東西,他還為轉經人提供開水和休息場地。

看到阿丙村的這個男孩時,他正要去上學。書包帶掛在頭上,外套前日本咸蛋超人的卡通形象尤其引人注目。隨著越來越多徒步者的來到,外面的世界開始對這里產生很大的沖擊,這里的孩子們未來也會受到越來越好的教育,但他們還會像我們在小賣部遇到的那個老人一樣,平平凡凡地在這里生活一輩子嗎?

卡瓦格博的米粒

第七天的行程比較輕松,但我們經過了外轉經路上最大的鬼門關:卡瓦格博的米粒,即隊格流沙坡。

卡瓦格博的米粒坐落在雪山背面,是一個落差一千多米、直插怒江的流沙坡。傳說中,卡瓦格博大神初到此地時,有怒江神不服,化作黑色大蟒,想將卡瓦格博攔腰卷入怒江,卡瓦格博神大發(fā)神威,以千佛加持過的米粒灑向黑蟒,將其擋在了怒江西岸。

據(jù)說,如果要過這個地方,必須頭天晚上住在附近,半夜起床,在起風前通過。穿過流沙坡時,只能一個個地走,往往前面的人剛走過,上面的沙一滑,路就不在了。如果起風,根本就沒有辦法通過,每年都有人或馬匹在此落入江中。

怒江河谷石刻

沿著怒江邊的山路走,路上有摩崖石刻群。這些石刻有成篇幅的文字,也有各式佛像。有的石刻已被朝圣者磨得模糊了,有的直接就被鑿下來,帶回家里供奉。

成片的石刻大概綿延了一公里多長,其中在一塊巨大的巖石上,有一處)刻著單個文字的地方,被人們用石塊敲了許多痕跡,與我們同行的媽媽(阿納西的姨媽,三女俠之一的海濤稱呼她媽媽,我們也就跟著叫開了)也用石塊敲了幾下,讓我們每個人都去敲了幾下后,她告訴我們,這是魔王跌坐過的地方,敲打巖石是為了不讓魔王復活。

來得村安烏家

來得村很小,小到只有四五戶人家,大家住的地方也比較分散,所以只拍了我們借宿的安烏家位于大山腳下的房子。

主人一家非常熱情,我們一進門,就招呼我們喝茶吃東西,還給我們安排住的地方。不過,一路上我們已經習慣了睡帳篷,最后竟然把帳篷搭在了屋內。

安烏家女主人

安烏是這家的男主人,他有七個兄弟,老大去了尼泊爾,其他也多在外地。留下他和兩個弟弟同娶了一個美女,生下十個孩子。這種不分家的兄弟婚,一是省錢,二是因為不分家,財力人力都不分散,大家庭的生存能力也更強。

三兄弟的老婆,不說還真不敢猜,就是這個佝僂著身軀,默默忙個不停的白發(fā)婆婆。要照顧三兄弟,要撫養(yǎng)十個孩子長大成人,要打理整個大家庭,當初這個當?shù)赜忻拿琅賱诹艘簧?,現(xiàn)在看上去,她比自己的男人老了二十幾歲。

說拉埡口

第十一天,我們翻越了此行最高的埡口:說拉埡口(海拔4815米)。翻過說拉埡口,我們就又回到了云南德欽縣境內。

前一天晚上,有心的吉原把所有家人的名字,以小家庭為單位,一家一頁,工工整整寫在經幡經文的邊緣,還寫下了一些沒有血緣關系的遠親,她要將這些經幡掛在此行最高的埡口,為他們祈福。

馬幫總是走在我們的前面,提前到達休息點等我們。這一路上幸好有他們引路,休息的時候唱歌,給我們講笑話,和我們做游戲,讓轉經路上多了許多樂趣。

拉埡口的滑石路面讓我畏懼,埡口冰冷的風吹得人幾乎站不穩(wěn)腳,只能被媽媽和云游獅一前一后牽著走,而此時的吉原已經接近埡口了。

后來,吉原在最高的山口的殘雪中發(fā)現(xiàn)了幾個漢字,在她的名字后面寫著大大的加油兩個字。這或許是前面的行進者為落在后面的人們寫下的鼓勵的話。在這里,吉原把昨夜寫好名字的經幡鄭重地掛在疾勁的風中,讓圣靈無數(shù)遍地念誦他們的名字,祈愿他們健康平安。

梅里水瑪尼堆

第十二天13點33分,我們走完了最后一段轉經路,到達了終點——梅里水(海拔2150米)。

這里隨處可見瑪尼堆。大小不等的石頭集壘起來,每顆石子都凝結著信徒們發(fā)自內心的祈愿。我們三人也將各自的祈望與心愿一起留在了漫漫的梅里外轉經路上。

梅里轉山攻略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慶藏區(qū)德欽縣境內,是云南與西藏的界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為云南第一高峰。峰型如雄壯高聳的金字塔,時隱時現(xiàn)的云海為雪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梅里雪山外轉經主要裝備:

一、個人物品:

1.沖鋒衣(防水性能好)、防水褲、羽絨服。

2.防水性較好的登山鞋,厚襪子(4-5雙),最好再帶一雙涼鞋,營地休息時穿。

3.稍厚的抓絨衣1件、T恤 4-5件(最好選快干排汗的)、褲子1-2條、保暖長褲1-2條、內衣褲3-4套。

4.防曬的帽子、眼鏡,女士必備防曬霜(30倍以上)。

5.個人洗漱用品、吃飯的碗具、衛(wèi)生紙、濕紙巾。

6.登山杖、頭燈、營地燈。

7.睡袋(不低于1000g)、防潮墊、帳篷。

8.背包,進山的行李需要馬幫,所以必須選擇背包(最好配防雨包套)。

9.水壺,不需要保溫,盡量輕便,容量在1L左右。

10.隨身小包,裝隨身攜帶的水、零食、防水服等。

二、食品:

1.外轉途中只有察瓦龍鄉(xiāng)可以補充給養(yǎng),所以要帶齊路上十幾天的食物及零食(補充體能的葡萄糖、巧克力等);建議帶大米、面粉、蔬菜和香腸、火腿腸等肉類,每天扎營后還是需要生火做飯,以補充營養(yǎng),不可只帶方便食品。

2.沿途做飯的炊具,如提前聯(lián)系到馬幫,也可以委托馬幫準備。

三、攝影器材:

準備多用插座,充電電池需多備一些,外轉途中只有阿丙村幾個點可以充電。

注意事項:

1.由于梅里雪山外轉經路途遙遠,體力消耗大,要翻越的兩個埡口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建議體質弱、無徒步經驗者慎行。

2.在外轉經途中,根據(jù)自己的體力情況適當調整行程,中途可在阿丙村或察瓦隆鄉(xiāng)休整;馬幫大都比較有經驗,會根據(jù)所帶客人的體力情況調整行程。

3.每天的徒步過程中,要根據(jù)自己的體力合理掌握節(jié)奏,外轉經是一次持久戰(zhàn),要避免開始幾天體力消耗太大。

4.該地區(qū)為了環(huán)保,禁用塑料制品,因此請不要將塑料制品帶入藏區(qū)。另外塑料袋拴在馬鞍上發(fā)出的聲響,容易使馬受驚。

5.藏族群眾不喜歡討價還價,很多地方的價格也是明碼標價,如租馬的費用,如果你覺得價格不合理,可以拒絕。

6.馬幫的聯(lián)系電話可以在飛來寺的任何客棧里找到。

小貼士:

1.在步行2-3天后,有可能會肌肉酸痛,可服用芬必得緩解酸痛癥狀,以保證不影響后續(xù)行程。

2.由于白天體力消耗大,夜間的休息很重要,為確保睡眠質量,可在睡前少量飲酒,確保良好的休息恢復體力。

風俗習慣:

1.喝酒的禮儀: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應用右手指蘸酒,向空中彈三次,再滿杯飲干,否則主人會不高興,認為客人不懂禮貌或瞧不起他。

2.喝酥油茶的禮儀:客人進屋坐定,主人用酥油茶招待客人,客人應飲兩碗或兩碗以上主人才會滿意。

禁忌:

1.忌殺生,藏族禁忌中,最大的禁忌是殺生。受戒的教徒在這方面尤其嚴格,他們雖吃牛羊肉,但不能親手宰殺。

2.遇到寺院、瑪尼堆、寶塔等與宗教有關的建筑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若是走反了,不僅沒有功德,還會有罪過;不要隨意拾取瑪尼石,更不可坐在瑪尼堆上。

3.忌用單根手指指點佛像,指示佛像時必須五指并攏,以示崇敬,對活佛應行跪拜禮,如在路途中相遇,要退于路旁脫帽躬腰,待活佛走后再上路。

4.家有病人時,忌生人來訪,怕生人帶來鬼怪。

5.禁止將骨頭扔進火里,否則,也被認為會帶來鬼怪。

6.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經筒、經輪不得逆轉。

7.忌諱用手觸摸別人的頭頂。

攝影師簡介

琳恩,閑暇時喜歡沉浸于曠野峰巔,用鏡頭留住身邊美好世界,與朋友們分享。擅長風光攝影。

責任編輯 / 楊靜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