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于自然


發(fā)布時間:2013年05月29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徐征澤 

標簽: 納米比亞   南非共和國   人文照片   往事隨風   

大年夜出發(fā),元宵節(jié)回國,一個人,16天,這次的南非自然之旅雖然讓我不得不放棄了同家人的團聚,但卻非常值得。除了拍攝關于自然生態(tài)的旅行照片,這次的行程也讓我從另一個層面對于生態(tài)保護和旅游業(yè)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

叢林迷蹤

除夕之夜,我從上海途經香港飛到約翰內斯堡,再直接乘坐內陸段飛機到達南非東北部的Hoedspruit,之后驅車3小時到達Eco-training營地,開始了之后為期四天的自然生態(tài)培訓之旅。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類似的訓練營。到了營地,滿眼綠色,不僅郁郁蔥蔥,最主要是沒有電,沒有手機信號,吃飯簡單,帳篷四周滿是蜘蛛,每天4點準時被鳥兒的鳴叫聲吵醒,感覺就像是進了鳥類KTV,而且每一個都是麥霸,叫個不停。不過現在想想,還是很懷念那種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雖然條件看起來比較艱苦,但是內容很精彩。
到達營地的第二天,我們要進行此次生態(tài)訓練營的第一個項目,叫做“尋找動物足跡”。我們4點多起床,5點多出發(fā)時,天還沒亮。在營地空地上,大家被召集起來,簡單介紹上午的任務,以及注意事項。迎著日出出發(fā),直接從營地進入叢林,這個時候才知道,我們的營地是沒有圍欄的,理論上晚上會有動物來做客……
這就是我們的訓練師,也是危險動物專業(yè)向導Bruce Lawson,他可是有22年野外訓練經驗的資深動物向導。Bruce戴著南部非洲特色的珠子手環(huán),平時在野外都是一條短褲,但是在腳踝以上有一個保護套,避免在野外草叢中受到蛇類或者昆蟲襲擊。

一上來,他的專業(yè)動作就把大家鎮(zhèn)住了——拿出子彈上膛,一排子彈插在皮帶上,都是真家伙!這不是開玩笑,因為我們將在克魯格國家公園步行探索,遇到野生動物是一定的,具體碰到的是溫順的羚羊斑馬呢,還是暴躁的公象水牛,或者是獅子獵豹,誰都不知道,所以步行必須要佩槍,而且必須由兩個專業(yè)動物向導同時帶隊出發(fā)。
Bruce有機會就向我們講述自然界關于如何找尋動物足跡的方法,比如最常見的找腳印,還有看被動物踏過的野草,還有留下蹭在植物上的泥土,等等。

看到地上有一個類似田螺的殼,Bruce問大家,這為什么在這里???我估計有人會舉手說“我知道,因為1千萬年前,這里是大海,所以留下了海螺的化石?!?錯,其實這是被鳥兒帶過來的,比如被鉗嘴鸛等鸛類吃完扔在這里。

繼續(xù)前行,Bruce說,在野外行走,不能光看地上,因為很有可能會有危險動物突然在眼前,也不能只看前方,錯過了地上很多線索,所以這就是一種經驗,一種積累。
動物留在地上的東西或者說線索還是很多的,比如糞便。Bruce找到這么一灘動物糞便,開始給我們解釋什么是生態(tài)。我們比較疑惑,大便也生態(tài)?的確如此,糞便也是生態(tài)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實我們一般關注的都是哺乳動物或者鳥類,但是對于生態(tài)體系來說,最微小最底層的生物才是最龐大,也是最重要的。比如看到這坨大便還非常新鮮,但是里面已經有很多屎殼郎或者昆蟲入住其中,趁熱滾球,或者消化這坨糞便。雖然這些東西很多人覺得很臟,很微不足道,但是對于生態(tài)體系的重要性是很大的。
地上有東西在動,定睛一看,原來是屎殼郎,正在推著戰(zhàn)利品往家趕。Bruce告訴我們,像大象糞便這樣具有如此豐富內涵的物質不僅僅吸引大型屎殼郎,還有很多小型的屎殼郎以及一些小昆蟲早早就鉆到糞便內部,為了證明他的觀點,他用自己的小刀挑開糞便??赐晡尹c點頭,明白了兩件事情:第一,生態(tài)很多細節(jié)需要我們仔細去挖掘了解;第二,如果Bruce用小刀切給你吃肉或者水果,千萬別接……

蝎子情緣

在整個訓練營中有一天活動項目是跟隨南非最著名的蝎子和蜘蛛專家Jonathan Leeming尋找蝎子。當天一早, Jonathan先給我們大致介紹一下蝎子和蜘蛛。Jonathan告訴我們,其實蝎子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首先它們晝伏夜出,和人類生活基本錯開;其次蝎子雖然有攻擊性,是標準的獵食動物,但是一般不會攻擊人類,而是在夜間埋伏獵殺一些無脊椎動物,比如同類蝎子、蟋蟀、蜘蛛等;還有,一般蝎子的毒素不能對人類造成致命傷害,雖然會很痛??傊?,在他眼里蝎子就是寵物,和小貓小狗沒什么差別。
簡單講解之后,我們出發(fā)了,來到距離營地不遠處的亂石堆附近。只見Jonathan一個人蹦蹦跳跳,興奮異常地把一塊塊大石頭掀起來,查看下面是否有蝎子。白天的蝎子并不活躍,Jonathan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翻動石頭也相對安全,但要愛上蝎子還真是個體力活兒,畢竟要一塊塊地搬石頭,如果搬不動,豈不是很慘?
最初1個小時里面我學到一個重要的知識,如何在白天識別巖石蝎子窩。在一些大石頭之間的天然縫隙前面有很多白色小圈圈,其實就是蝎子吃剩的動物殘害,所以那縫隙基本上就是有蝎子居住了。有的石頭太大搬不動,但是為了證明里面有蝎子,Jonathan拿來一根小草伸入縫隙,馬上就可以感覺到蝎子用大螯夾住了草的另一端,感覺就像是大閘蟹夾住了筷子。
總算找到一個大的巖石蝎子,Jonathan馬上拿出容器,將蝎子放進去,然后詳細講解其特性,滔滔不絕像是找到親人一般。我發(fā)現他是很奇怪的一個人,平時不說到蝎子蜘蛛的時候,他就像一個大男孩,悶聲不響,一旦給他機會聊到蝎子蜘蛛,他絕對可以說上一天一夜不帶停的。中午回到營地,別人吃完飯回房間休息去了,Jonathan依然像一個孩子似地擺弄著自己的玩具。這就是激情吧。
Jonathan溫柔地拿起蝎子,放在自己手心,又安撫了幾下,果然蝎子如同得到詔令般乖乖呆在那里。接著,他希望我們也能夠讓他把蝎子放在我們手上,感受一把蝎子的溫柔。大家頓時炸開了,不過蝎子還算溫順,甚至將尾巴上的毒針都收了起來,我們也放開了膽子。輪到我時,我一下子覺得蝎子不可怕了,捏著蝎子的尾巴將它拎了起來,就和天?;蛘唧耙粯樱诶贤鈧冊尞惖难凵裰?,我一不做二不休把蝎子往嘴里放。老外一陣驚呼,以為我自尋短見,呵呵,我又不是貝爺,還沒有到生吃蝎子的地步。
到了晚飯之后,蝎子王告訴我們蝎子課程還沒有結束,還要夜色中去尋找蝎子。當時我已經沒有什么恐懼感了,只是在思考照片要怎么拍才好,因為光線實在會太暗,而我又沒有帶三腳架。其實晚上找蝎子比白天容易多了,因為我們有法寶:UV手電筒。蝎子體內有可以發(fā)光的β-咔啉化合物,在一定波長的紫外線的照射下,它們發(fā)出的光線會變得更明顯,這個手電筒如果照在蝎子上,就會呈現熒光色,很容易尋找。
與蝎子接觸下來,越是熟悉,也就越不懼怕。“蝎子雖然不被人們喜歡,但是蝎子就是生態(tài)中的一部分,和獵豹或者獅子是一樣的,在自然界占有自己的位置,事實上它們的歷史要遠遠超過任何一種哺乳動物。所以如果你喜歡生態(tài),那就應該喜歡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每一個生物,萬物。如果你只是鐘愛非洲五大動物或者獵食動物,那是很片面的。” 交流過程中,Jonathan的這一番話讓我深受觸動。

救助速度之王

結束了叢林中的“原始”生活,我來到Kapama私人保護區(qū)的Camp Jabulani,要開始享受一下南非豪華的自然之旅了。很多游客一直有一種錯誤理解就是非洲很貧窮,住宿很差,其實在南非,因為更多的客人來自歐美發(fā)達國家,而且已經有上百年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經驗,所以有很多高級酒店或者私人保護區(qū),其豪華程度和服務質量遠遠超過我們預期。
除了騎大象,我來到Kapama私人保護區(qū)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參觀保護區(qū)里的Hoedspruit瀕危動物保護中心。這個中心也是Camp Jabulani的主人Lente女士創(chuàng)建的,最早始于1990年,主要拯救瀕危的獵豹,是一個獵豹救護中心,后來發(fā)展成為瀕危動物保護中心,這里有珍稀的王獵豹(king cheetah),還有野狗、獅子、地犀鳥、藍鷺等珍稀動物。
進去參觀時,Lente女士正好在。她很和善,應該有50多歲了吧,但是看上去很精神。我們首先來到一個王獵豹的區(qū)域,Lente讓我離得稍遠些,因為這只王獵豹只認她和飼養(yǎng)員。只見她手里拿了一些肉塊,王獵豹很乖地在她身邊,像一只大貓。

從Lente女士和獵豹的親密程度可以看出她對于獵豹的執(zhí)著的愛。王獵豹的斑紋特別深,很容易暴露,不利于捕食,因此在野外生存率不高。Lente女士在這里飼養(yǎng)這些王獵豹孤兒或者在這里出生的小王獵豹,使得這一獨特的變種不至于消失。Lente女士曾經嘗試將帶著追蹤器的王獵豹放回野外,但是效果不好,王獵豹無論捕食或者追求配侶都有問題,所以只好在這里。雖然看著這些獵手如今只能呆在籠子里,有點遺憾,但是總比看不到它們要好。不管如何,我還是很敬佩她,她可是拿自己的錢,在保護這個瀕危的物種。
Lente女士說,雖然這里的土地都是他們家族的,也有Camp Jabulani這樣的高級營地的收入和動物保護中心門票收入,但是相對于保護區(qū)開銷和這些動物的開銷來說還是遠遠不夠。她現在獨身一人,準備一直投入,但是總有用完的一天,真心希望有一些贊助或者喜歡的朋友去那里住住玩玩,也算是給這些動物支持。這只名叫Michael的王獵豹就是由意大利一位愛心人士捐助支持的。
除了獵豹,中心還會收容一些其他無法在野外生存的動物,因此每天要消耗大量肉類,但骨頭和雜肉怎樣才能以最自然的方法處理呢?干脆,中心開辟了一個“禿鷲餐廳”來招待著名的非洲腐食動物禿鷲。

越野車工作人員剛卸下來一堆食物,車子一走,忽的一聲,禿鷲包圍了。什么叫做“天降奇兵”,就是指這個意思。
終于要參觀小獵豹了。只有住在Camp Jabulani的客人才有機會進入這里近距離接觸這些小獵豹,否則人太多肯定不好。這里還有兩位來自歐洲的美眉,是獵豹項目的學生,她們與培訓師早已和幾只四個月大的小獵豹打成一片了。
看到我這個新人,小獵豹也很有興趣。它們很可愛,在我眼中就是大一點的貓。臨走時,小家伙跑到門口,一副依依不舍的樣子,我也舍不得啊,再讓它咬我一下吧!

自內而外的環(huán)保

在南部非洲的南非和納米比亞,公共道路狀況非常好,所以開車時候不免會開得更快些,不過我在駕駛的時候時不時會注意到道路兩邊的一些交通標志,告訴駕駛者道路上可能出現的物體,而這些物體或者生物往往令我們看了覺得匪夷所思,不禁會問:這路也太生態(tài)了吧,這可是相當于我們省級公路的高速公路,羚羊?大象?
南非有不少農場,所以有時候會有一些牛過馬路,還有更“?!钡?,那就是“豹出沒”的牌子!而在國家公園里面,那就更不用說了,直接上非洲五大的標志了,也就是非洲最兇猛、最難被狩獵、最容易傷人的五種動物:大象、花豹、獅子、犀牛、水牛。不過在非洲看動物不僅只是看非洲五大動物,事實上所有動物都是生態(tài)的一部分,都有可能會遇到,就像這個車后貼紙所寫的一樣:屎殼郎也有道路使用權。
關于生態(tài)保護,關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以從路牌這樣的細節(jié)以小見大,但從宏觀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俯瞰克魯格國家公園最北部的河流Limpopo,相比東非的稀樹草原,這里群山密樹,植被保護非常好。雖然目前旅游多多少少會給生態(tài)和動物帶來影響,但是相對來說,這些影響卻能夠帶來收入,進而可以更好地保護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防護、救助、防盜獵、人工成本等,畢竟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經費。
生態(tài)訓練營期間,我們來到一個叫做Makuleke的部落。這個世代在這里生活的部落此前由于種種原因土地被搶,上世紀90年代重新分配土地的時候,他們重新爭取回自己的土地。如今他們通過生態(tài)經濟體系使得村落良性發(fā)展,依靠克魯格國家公園收入以及提供的就業(yè)機會給村落帶來巨大益處。原來一無所有的村落如今發(fā)展平穩(wěn),大家依靠生態(tài)經濟都“步入小康”。

所以我還是鼓勵更多的人去自然公園觀看動物,這也是間接幫助它們。只有有了穩(wěn)定的旅游收入來源,這個生態(tài)經濟圈才能得以生存,當地人就可以不必砍樹務農或者獵殺動物,而通過從事導游、酒店管理、司機、紀念品等產業(yè)生活。這就是良性生態(tài)經濟圈的基本原理。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去保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重要的是多做,而且要找到有效的方法去做。

看著Makuleke的今天,想想獵豹救助中心的堅持,我感到很欣慰,也對這片土地的明天更加充滿了期待。

南非自然之旅行箋

【交通】

北京、上海和香港都有直飛南非首都約翰內斯堡的航班,抵達約堡后再轉乘內陸飛機飛至南非東北部的Hoedspruit,這里也是克魯格國家公園的南端(克魯格國家公園面積非常大,南北跨度約400公里)。開車大約三個小時,可到達生態(tài)訓練營(Eco-training)的大本營。南非自助游比較方便,如果英語較好的話更容易,也可以自己租車旅行,很方便。

【貼士】

南非電壓與中國相同都是220伏,不過插座不同,需要準備轉換插頭。

南非的貨幣蘭特目前在中國國內還無法與人民幣兌換,可在抵達南非后在當地銀行進行兌換,旅行期間沒有花完的蘭特也要在南非換成人民幣或美元,否則帶回國內只能變成“一紙空幣”。

南非旅游簽證事宜請參閱南非簽證申請中心官網,各種費用及注意事項也以官網最新的資料為準:http://www.southafricavac-cn.com/chinese/holiday.html

【自然之旅】

訓練營的培訓從幾天至28天有多種不同類型,根據時間長短所安排的項目和營地也不盡相同,除了文中提到的尋找野生動物足跡和與蝎子的親密接觸之外,還有野外躲避與追蹤等有趣的項目。

營區(qū)有電力供應,只是客房沒有電,房內簡單整潔,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值得一提的是,營區(qū)設有一個自助式的冰柜,放置有各種冰鎮(zhèn)的飲料,游客拿取后自覺將明細寫于冰柜旁的筆記本上,待到離開營地時結算,價格也并不貴。

訓練營有不少項目都是在克魯格國家公園進行,游客若不想參加訓練營,也可在克魯格國家公園進行參觀游覽,公園中也有多個不同營地供游客選擇。

在南非有很多著名的國家公園和私人保護區(qū),比如這次我去的克魯格國家公園,還有Kapama私人保護區(qū),以及很有名的Mala Mala私人保護區(qū),在那里看動物都是非常成熟的,有各種層次住宿提供,好到私人營地帳篷,比如Camp Jabulani,便宜的也有簡單的帳篷或者車頂帳篷。

生態(tài)訓練營官網:http://www.ecotraining.co.za

克魯格國家公園官網:http://www.krugerpark.co.za

Hoedspruit瀕危動物保護中心官網:http://www.hesc.co.za

通過以上三處官網,游客可以查閱到十分詳細的項目安排,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計劃,進行預訂。

私人保護區(qū)在南非很普遍,白人擁有土地,世代相傳,引入動物,建立私人保護區(qū),其實和國家公園環(huán)境差不多,只要你預定私人保護區(qū)里面的住宿,就可以進入保護區(qū)看動物,相比國家公園來說游客少些,看到動物幾率高些。

作為游客,基本的規(guī)范是要最大限度減少對于動物的影響,比如禁止喂食,禁止離動物太近,盡量不使用閃關燈,不喧嘩吵鬧,不穿著鮮艷的衣服,不破壞植物和動物環(huán)境等。同時,游客個人也要做好防曬工作,晝夜溫差較大,注意增添衣物。

攝影師簡介

徐征澤,野生動物攝影師。愛好攝影和旅游多年,在攝影過程中不斷感受大自然的激情和野性,體會動物世界的奇妙,用相機真實記錄、傳播,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大自然野生動物世界的魅力,并一起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攝影師手記

當我將拍攝到的野生動物照片發(fā)到網上時,也曾遇到過質疑,認為像我這樣“罪惡的攝影師”是在“打著旅游攝影的幌子”干擾著動物,干擾著自然。我本應該一笑了之,但仔細想來,卻覺得應該讓更多的朋友在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首先我是希望成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野生動物并不是為了炫耀,更沒有想過要賺大錢,最真實的想法就是喜歡,喜歡按下快門記錄那一張張精彩動物世界照片的瞬間,同時更重要的是感覺自己有這個使命和能力去通過影像保護自然。

能做多少做多少,可能不是直接地去參與環(huán)保計劃,但是如果能夠通過我的影像讓更多人欣賞美好的自然和野生動物環(huán)境,進而能夠去懂得珍惜保護,或者告訴下一代這些美好的動物其實應該生活在野外,而不是動物園里的,那我的使命就足夠了。我會為這個使命而奮斗,我辭去了較好的工作就是為了實現這一夢想。旅游只是一個實現的手段而已,也可以稱之為工作,如果你覺得我有資格成為一個野生動物攝影師的話。

責任編輯 / 徐國榮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