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如何正確提煉和運用攝影語言


發(fā)布時間:2014年07月21日 文章出自:地理社區(qū) 作者: 中國山野 

標簽:

作品需要好的攝影語言;提煉攝影語言必須以真實為原則;世界觀決定了攝影語言的運用方法。

攝影作為形象語言,為我們認知客觀世界提供了更直接的方法。如何正確提煉和運用攝影語言真實地反映客觀世界,是擺在每個攝影工作者和攝影愛好者面前的一個課題。

在讀圖的時代、讀圖的欄目里,雖然閱讀枯燥的文章可能沒有閱讀多彩的圖片的感覺好受,但是,我還是要寫此文盡量扼要地把觀點和道理與大家共同交流,厘清攝影觀念,共同解決一點地理攝影的問題?!稖\談地理論壇的攝影特色及運用》一文是確立地理攝影的內(nèi)涵與地理攝影特色的運用,主張了地理攝影以內(nèi)容為第一性。本文的任務是以“地理攝影以內(nèi)容為第一性”為前提條件和必要條件,解決提煉地理攝影語言、提高地理攝影作品的感染力和沖擊力的方法。

提煉攝影語言,就是在攝影活動中圍繞主題而運用恰當?shù)恼Z言把事物說得透、說得好,可有可無的語言就盡量不要出現(xiàn),虛假的語言要杜絕出現(xiàn)。漢語言的語法是管理句子通順與否的,修辭是管理語句寫得好與否的,邏輯是管理道理說得對與否的。攝影語言和運用手法也有自己的規(guī)律可循的。

一、攝影語言與主題的關系

攝影作品要有故事性,攝影語言要賦予作品內(nèi)涵,攝影語言的作用非常重要。一組或一幅作品要包含各種信息,信息量越大越有價值。正常情況下,在構(gòu)圖中的一邊多了一點影響視覺的、分散主題表達的東西,在拍攝時已經(jīng)把它勾勒在影像之外了;能用兩種顏色說話的就不用三種顏色;豐富層次的好;清晰質(zhì)地的好;有對比的好……攝影語言運用得越好,越能夠使作品感染讀者。因此,要加強對攝影語言的把握和運用。目前,地理攝影的題材十分廣泛,我們要去關注和拍攝大眾期望看到的東西,關注和拍攝那些行將消亡的東西,關注和拍攝那些將要誕生的東西,關注和拍攝有個人獨到見解的東西。在攝影活動中,我們要賦予作品思想性,給人以啟發(fā)。在我們的地理論壇里,作品反映的大多是旅游觀光的風景,很少有人從上面四個方面來關注和拍攝。在我們確立拍攝主題后,要打好攝影基礎,苦練基本功,準確運用攝影語言。人的一生中精力是有限的,不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到盲目的拍攝上。

我對《中國山野》主題里的山的攝影語言運用得都不是最好的,比當?shù)刈髡呦啾壬踔烈畹煤芏?。但是,不是所有的當?shù)刈髡叨寄軌蜻\用攝影語言告訴大眾山在那里。我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運用攝影語言要集中地告訴大眾山在那里,解決大眾關注的東西,這是我們國家的。攝影語言在表現(xiàn)一個山峰時信息量是有限的,但當把它們集中在一起的時候,它會明確地告訴我:西部的山壯美而令人震撼,東部的山秀美而令人纏綿。十幾年的努力就是為了說這一句話。誠然,所做的努力還不夠好(本想用別人的作品作為“說據(jù)”,但是考慮是在網(wǎng)上,涉及到版權(quán)問題就打消了,故拿自己作為“說據(jù)”)。

我們所掌握的攝影語言必須準確地與攝影主題相結(jié)合,主題是攝影語言表現(xiàn)的對象,攝影語言是主題表現(xiàn)的媒介,只有將好的主題和好的攝影語言相結(jié)合后才能使作品賦有感染力。在確立主題后必須加強提煉攝影語言,兩者缺一不可。

二、提煉攝影語言的原則

真實是攝影最基本屬性,在攝影活動中必須嚴格按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真實地運用攝影語言,不能人為地用改變后的攝影語言來表現(xiàn)客觀世界中的人和事物、景物。否則,那就是用形象語言進行繪畫,而不攝影。風光攝影、自然地理攝影、植物攝影、人文攝影、紀實攝影、新聞攝影等都要遵循真實的原則來記錄和表現(xiàn)客觀對象。本人不主張對客觀世界進行改變,包括對攝影語言的三原色和三補色、視場角、光位等元素進行改變。這里講不改變不是指技術上的層面,而是指攝影理論和攝影指導思想不能鼓勵對客觀世界的改變。今年,一個國際攝影組織機構(gòu)要求所有參賽作者的作品必須是原件,評比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一個獲獎作者對影調(diào)做了適當調(diào)整而沒有對真實性等元素進行改變,但仍取消了該作者的獲獎資格。在中國,類似情況舉不勝舉。攝影人,還是要真實地尊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或愛好)為好。

所謂接片,就是把幾張片子銜接成一幅片,這里涵蓋了人為干擾的因素,此法不可提倡。否則,誤己又誤人。著名的臺灣攝影家郎靜山、香港攝影家簡慶福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用集錦方式將多個鏡頭顯影在一幅作品中,這種風格影響了許多人,至今仍有很多人在沿襲這種方法,對原有的影像或增或刪,并對自己的技法沾沾自喜。實際上,這種做法缺乏對攝影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我國國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生前說:“學我者活,似我者死。”學習前人是在否定中學習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照搬照套。我們必須用真實的攝影語言反映真實的客觀世界,不能用虛假的攝影語言來反映真實的客觀世界。只有真實的東西才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因此,提煉攝影語言要以真實為原則。

三、攝影語言與世界觀的關系

世界觀決定了攝影語言的運用。在攝影活動中,人是主體,人的思維和行為都受到世界觀的支配。世界觀決定了對事物的發(fā)現(xiàn),沒有發(fā)現(xiàn)就無從運用攝影語言進行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是攝影語言運用的前提條件,即文如其人、影如其人。因此,攝影人,要不斷加強綜合知識的學習,具有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才能夠有正確的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是發(fā)現(xiàn)的延續(xù),表現(xiàn)的過程是通過攝影語言對發(fā)現(xiàn)進行的記錄。通俗地說,我們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把握生活積極意義,正確地運用攝影語言把對生活的感受記錄下來。朱門之所以酒肉臭,根本因素是朱門只是朱門,朱門不是被凍死的骨,朱門的世界觀里是如何更多地剝削在朱門看來可以被凍死的人們,決不會有平分天下的行為。今天,作者只有擁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才能在生活中被有意義的事物感動,才有可能拍攝出感動別人的作品。作者要對富有積極意義的、對自己感動的事物進行研究,正確地運用而不是單純地堆砌攝影語言,將積極的感動的原委拍攝出來,作品才有生命力。

攝影語言在地理攝影等任何題材里的運用都起到重要作用。

本人贊同攝影界有人這樣比喻一個攝影者的成長變化與進步: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短短幾字闡述了攝影者從簡單拍攝到回歸有意識的自然拍攝的歷程。峰高無坦途,絕頂天地寬。相信在地理論壇里的攝影工作者和攝影愛好者,能夠在否定自己的同時,正確提煉和運用攝影語言,增強攝影作品感染力。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