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中國國家地理》接受百年古樓的洗禮


發(fā)布時間:2015年10月21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王新娜 

標簽:

編輯的話:80后的讀者:一份對地理和民俗的熱愛,一顆喜愛《中國國家地理》的赤誠之心,一腔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熱血,讓這位讀者顯得與眾不同。愿她在《中國國家地理》的陪伴下,繼續(xù)堅持自己的夢想,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王新娜:“我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忠誠觀眾,非常熱愛地理、民俗和文化遺產(chǎn)?!?/div>
我的收藏

看到微信公眾號上介紹的“我與《中國國家地理》之緣故事征集活動”我特別高興,我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忠誠觀眾,非常熱愛地理、民俗和文化遺產(chǎn)。前不久,我就體驗到因為《中國國家地理》而帶來的感動,正想找機會與您們分享。

我是一名80后的讀者,陜西西安人,之前在深圳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我所在的黎平縣巖洞鎮(zhèn)有一個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述洞村。在今年5月主題為“百年鼓樓——侗族人的精神家園”這期雜志中,就介紹了這個村莊的獨柱鼓樓。而我恰巧因工作調(diào)入黎平,與其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

因為工作的變動,今年6月,我從深圳調(diào)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區(qū)黎平縣。在我離開之前,我收到最新一期五月的《中國國家地理》。說來也巧,那一期的雜志正和貴州有一定關系,主題為“百年鼓樓——侗族人的精神家園”。

那個生于1999年的小姑娘也在村中,16歲,正是最美的年紀。我邀請小姑娘和有她照片的那一頁書合影,她靦腆又可愛。

7月11日,因工作我第一次去了述洞,這個隱藏在大山深處沒有一座磚房的村莊,看到了一直想見的述洞獨柱鼓樓——始建于1636年的偉大建筑。

沒有想到,村民們看到書上的這張照片,把我圍得里三層外三層,都紛紛來瞧個究竟。見到2011年十洞地區(qū)搞節(jié)日活動的照片出現(xiàn)在國家級的期刊上,他們的喜悅溢于言表。

雜志上的述洞村卡房

說來也巧,在獨柱鼓樓后面的那一頁,村民們看到有一張拍攝于述洞村卡房的照片,大家穿著民族服裝,圍坐在一起。我旁邊的這位阿姨,居然在圖片中找到了她的女兒。大家一下歡騰起來。

村民圍著我看《中國國家地理》

獨柱鼓樓在前兩年剛剛評上了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偏遠小山村的鄉(xiāng)親們來說,這可是個大事件。村委的徐老師熱情地給我講鼓樓的來歷。講起400年前,那個動人的故事。

原來,在最初,這個寨子來了四個家族的人定居,他們的姓氏分別為徐、楊、石、吳。各個家族之間睦鄰友好、團結友愛,為了表示和睦的決心,他們將一般四根柱子支撐的侗家鼓樓改為一根(另一說法是杉木幫他們避雨,可百度),同時在鼓樓里設置了四個火爐,代表四大家族融合在一起。

述洞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去過述洞村多次了,并且對印象深刻的獨柱鼓樓對聯(lián),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不過第一次去述洞時,村民們把我圍起來看《中國國家地理》的場景,我卻至今印象深刻。一本雜志,不僅讓外面的人了解大山里的世界,也能讓古老侗寨的人們, 發(fā)出由衷的喜悅歡笑,這是太感動的事情。如今,我和述洞徐老師成為了朋友,在他身上我了解到很多的侗族知識和述洞村的古老傳說,這不僅是我們兩個的緣分,也得歸功于我和《中國國家地理》的不解之緣……

感謝命運讓我們相遇,感恩世上還有這么多人,在默默關注,用心傳承。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