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禁大院君之后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3年第10期 作者: 潘衛(wèi)東 

標簽: 歷史拾遺   秘檔   

圖為朝鮮王朝19世紀末期的攝政王興宣大院君李昰應(1820—1898年)。
圖為李昰應在漢城的府邸舊址。1882年,漢城衛(wèi)戍士兵發(fā)起“壬午兵變”,矛頭直指腐敗官僚和朝鮮宮廷中掌權的王妃閔滋映一派,這一派勢力反對李昰應閉關鎖國的政策,主張對外開放。閔滋映王妃是李昰應之子——高宗王之妻,右圖為閔滋映(1851-1895年)。供圖/張奮泉

1882年7月23日(陰歷壬午年五月),朝鮮京城(漢城)爆發(fā)了一場“米”騷動。守衛(wèi)京城的衛(wèi)戍部隊,已經連續(xù)十三個月沒有領到作為軍餉的漕米。這一天,朝鮮王國負責運輸漕糧的宣惠廳,終于把久盼未到的漕米發(fā)放下去。但是,饑餓的士兵發(fā)現(xiàn),米里面盡是砂石和麩皮。憤怒的士兵認為是腐敗的官僚克扣了軍餉,便與管庫的官吏理論,情緒非常激動,最終發(fā)生沖突。

漢城捕盜廳不管青紅皂白,把為首的士兵金春永、柳卜萬、鄭義吉、姜命俊四人砍了頭。沒想到這一砍,如同點燃了爆破筒,對政府腐敗積怨甚深的市民和士兵一起暴動,搗毀宣惠廳堂和權貴們的豪宅,奪取武庫,攻打捕盜廳,然后包圍了朝鮮國王的親生父親興宣大院君的府邸,向大院君求助。

責任編輯 / 李曉光  圖片編輯 / 余榮培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