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屬于誰?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1年第04期 作者: 關山 

標簽: 北京   文化遺產(chǎn)   博物館記   

曾經(jīng)有國外的文物專家訪問中國時,聽說中國政府正進行搶救流失海外文物的工作,表示難以理解,“文物放在西方的博物館里,能得到更好的保護,能傳播中國的文化,這不是更好嗎?”這句話引出的命題是,文物最終屬于誰?從終極意義上看,文物應該屬于全人類。但從現(xiàn)實情形看,這個命題卻有無數(shù)跨不過去的障礙。
在文物展覽上,一個外國人久久凝視著中國龍袍上的精美圖案,不知他的心中作何感想。這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然而就像二者間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一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之間,對文物所有權的認識也像是隔著一堵墻。攝影/俊影

捐贈者為何如此之多?

幾乎所有的紐約導游手冊上都寫著這樣的話:“去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參觀,你最好先有個計劃?!币驗槠漯^藏有300多萬件藝術珍品,如同一個浩瀚的藝術瑰寶的海洋。

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300多萬件文物中,90%來自于社會捐贈,為此有許多展廳或展室都以捐贈者的名字命名。

責任編輯 / 薛立若  圖片編輯 / 余榮培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