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風雨旅順口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08年第11期 作者: 祝勇 

標簽: 旅順口區(qū)   歷史拾遺   

一個多世紀以前,旅順口還僅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港。一八九四年發(fā)生的那場甲午戰(zhàn)爭徹底改變了它的命運,使之變成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百年以后,那場在黃海發(fā)生的辛酸往事,雖一直是人們熱衷議論的話題,但旅順口在戰(zhàn)爭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卻始終遮掩在時間的迷霧之后。

站在白玉山上,旅順軍港的雄姿一覽無余,蛇島、鳥島、黃渤海分界線蔚為壯觀,那雄踞于港口東西兩側的黃金山和西雞冠山以及橫在港內形如老虎尾巴的沙嘴,形成一道天然防波堤,是船家的天然避風港。從世界地圖上看旅順,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地處歐亞大陸東端的地區(qū),剛好處于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的銜接點上,在旅順東南的黃海海面上進行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以及后來在這里進行的日俄戰(zhàn)爭,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它在海陸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遙想百年前,清政府在此興辦北洋水師,花巨資修軍港、建炮臺、筑船塢、扎營盤,希望旅順口能為大清國上幾道安全的鎖。然而,歷史似乎不遂人愿。旅順軍港竣工后不久,這里卻成了外國人侵略中國的突破口和屠殺中國生靈的生死場,從而為旅順口留下了一頁恥辱史……

從白玉山上俯視旅順口,只見那雄踞于港口東西兩側的黃金山、西雞冠山以及橫在港內形如老虎尾巴的沙嘴,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難怪清政府肯花巨資在此建軍港。攝影/李元奇

遠東最先進的海軍基地

1874年,日本仗著兩艘買來的鐵甲艦出兵侵占臺灣。這個曾像中國一樣備受西方列強凌辱的小國,已經產生了躋身列強的非份之想,并開始了它蚍蜉撼樹的事業(yè)。這一事件,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而言,實在是莫大諷刺。那些曾經在東北草原上奔馳的戰(zhàn)馬,對于強大的炮艦無可奈何。

責任編輯 / 楊飛龍  圖片編輯 / 余榮培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