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傳統(tǒng)美色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2年第12期

標簽: 歷史拾遺   

中國古代顏色,迄今可知或可見的,只能在博物館的展陳里、畫冊上或歷史遺存中,但是那些色彩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黯淡、消褪、剝落,面目全非。一群追逐古代美色的年輕人,依據(jù)文獻記載、古畫、陶俑等文物,做著復原古代顏色的努力和實驗,使我們有幸再見那些傳統(tǒng)美色。
那條美麗的間色裙·初唐
上著窄袖圓領對襟短衣,外套圓領錦緣半袖,下著紅白間色裙,披黃紗帔巾,是初唐仕女最典型的造型之一。尤其是那條紅白相間的裙子,自魏晉以來便廣泛流行,在壁畫上,在復原后,都美輪美奐。間色裙即兩種顏色的布條相拼接而成的女裙,所間顏色除紅白外,還有紅黃。唐代襦裙裝色彩搭配大膽濃烈,紅、黃、綠、紫都會用到,尤以紅綠搭配最為常見。
復原依據(jù):
初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陜西禮泉昭陵李震墓壁畫
初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 陜西禮泉安元壽墓壁畫
初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陜西禮泉昭陵鄭仁泰墓女俑
結我紅羅裾·東漢末年
“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裾”,《樂府詩·羽林郎》這兩句詩,反映了那時紅色的使用已經(jīng)很普遍。西漢時,民間開始大量人工種植茜草,可染得赤、絳等多種紅色調。紅花此時也自西北傳入內(nèi)地,較為鮮明的紅色也隨之出現(xiàn)。大約東漢后期開始,襦裙成為婦女流行的外服,色調上則以赤紅、黃白、淺綠為主,這從東漢至曹魏的出土壁畫、磚畫上可以得到印證。紅羅裾、黃襦裙,翩翩的衣褶里,是東漢末年的風情。
復原依據(jù):
東漢 仕女圖木板畫
東漢 河南滎陽萇村漢代壁畫墓
漢魏 甘肅酒泉、嘉峪關墓磚畫
漢魏 遼寧遼陽三道壕漢魏墓壁畫
少女的大袖裙襦·隋
當這尊隋代大業(yè)年間的女侍俑,被復原而立體呈現(xiàn)時,那儀態(tài)之美、色彩之美令人嘆為觀止。湖北一帶南北朝時多屬南朝,隋至唐初服飾仍有較多南朝風貌。如此例頭梳雙髻,內(nèi)穿圓領小袖絹內(nèi)衣,外套交領右衽大袖紗上衣、長裙、腰束寬帶、足穿笏頭履。可惜的是,女侍俑出土時已沒有色彩,但據(jù)史料,隋朝服裝色彩多以淺淡色系為主。
復原依據(jù):
大業(yè)(公元605-618年) 湖北武昌周家大灣隋墓隋朝女侍俑
隋大業(yè)(公元605-618年) 湖北武漢市東湖岳家嘴隋墓陶俑
薄紗籠罩的艷麗·五代
《簪花仕女圖》中那一低頭的溫柔,令人魂牽夢繞,而美人所穿的服飾,同樣也很講究。唐末五代開始,貴婦所穿的長裙多采用鮮艷的大紅色,上或夾纈或扎染彩繪團花。同類紋樣和色彩在敦煌藏經(jīng)洞出土五代引路菩薩供養(yǎng)人、五代陜西彬縣馮暉墓壁畫以及出土與五代同期的遼初絲綢中均可見到。而貴婦長裙外披大袖紗羅衣也是當時的潮流,輕薄透明的羅衣,給美人增添了一種若有若無的朦朧意境。
復原依據(jù):
唐末五代 周昉《簪花仕女圖》
市井的色彩·宋
與上層社會的色彩相比,市井的則要樸素得多。右圖為宋時的普通婦女裝扮,以窄袖上衣以及各種裙褲為主?;騼H著窄袖上衣與抹胸長褲,腰內(nèi)系圍件;或套外開衩長褲;或于腰間系短裙便于勞作。宋代婦女外出或勞作時,時常在冠子或者發(fā)髻上背蒙一塊頭巾,或可稱為“蓋頭”。從宋代傳世風俗畫中眾多的農(nóng)婦形象中可以看到,當時頭巾多用深青,上衣、外裙一般以青綠白色系為主。不過,如上圖中所示,她們的里褲、兜肚抹胸則往往用鮮亮的淺紅色,在冷色調的外衣下露出一抹亮色。
復原依據(jù):
南宋 梁楷 《蠶織圖卷》
南宋 梁楷 《八高僧圖卷》
南宋 李嵩 《貨郎圖卷》
南宋 李嵩 〈市擔嬰戲〉
北宋 王居正 《紡車圖》

責任編輯 / 戴瑩  圖片編輯 / 余榮培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