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秧歌
漢族的狂歡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0年第02期

標簽: 民族與宗族   文化遺產   

舞得歡暢、唱得逗情、結構嚴謹、禮儀厚重;是一種生活的回報,也是集體記憶的傳承。集這種種魅力于一身的,就是海陽秧歌。如今它作為漢族舞的代表,已經被編入舞蹈教材,這讓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地方性的民間娛樂,而成為遍及中國大地的秧歌春節(jié)大狂歡的一個縮影,也改變了“漢族沒有舞蹈”、“漢族人不會狂歡”的說法。在全國秧歌一片紅的熱鬧里,海陽秧歌因何會脫穎而出?以下圖片展示了它的別具一格。

山與海之舞

山與海之間,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給人遺世獨立的寧靜感受。它不像平原地帶受著四面八方而來的文化侵擾,所以能將自己的風俗堅定地傳承下來,膠東半島上的海陽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海陽流傳著“窮唱秧歌富唱戲”的民謠,秧歌的季節(jié)到來,無論大村小村、窮莊富莊都會聞風而動。秧歌隊大都在寒冬臘月里操練,新春正月搭班辦耍,還要走村串鄉(xiāng),非常忙碌。看延綿的海岸之上,漁船正恬憩,全副武裝的秧歌隊伍在行進中依然有板有眼有表演,此刻雖然沒有觀眾,領頭的“樂大夫(原來叫藥大夫,由他領舞,顯示了百姓對于醫(yī)生的敬仰和尊重)”依然手執(zhí)馬甩子入神地指揮著。

舞姿中蘊藏著豐沛的生命力、歡樂、自信與剛毅,這位頭戴英雄冠的“花鼓”隊里的年輕人博得了一片彩聲,紅綢裝飾的舞槌繞身翻飛,大開大合的架勢英姿颯颯,這是海陽秧歌里的金牌招式。海陽秧歌的根源被民間藝人追溯到春秋后期形成的某一舞蹈,這一歷史被人總結為“周朝的歌舞唐朝的戲,宋朝舞隊‘村田樂’,明清秧歌始相傳”。不過比較確切的發(fā)源年代還是在明朝初年。海陽一本民間檔案《趙氏譜書》,記載了他們的祖輩曾在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舉行過一場家庭慶賀活動,席間助興的就是秧歌——“樂舞生聞韶率其創(chuàng)練之秧歌,舞唱于庭,其樂融融”。早年的海陽秧歌和今天的樣貌稍有不同,比如“花鼓”行當(圖3),當地老輩用的花鼓個頭很小,鼓槌舞動起來就像在臉前劃拉,被戲稱“貓洗臉”,這樣打出的鼓點自然也缺乏聲勢。之后海陽人跟一些外鄉(xiāng)人學演大花鼓。此外,清初海陽有一位曾經學藝少林的武師辛璋光給花鼓舞注入了不少武功架式,于是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氣派舞姿。

責任編輯 / 劉睿  圖片編輯 / 余榮培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