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美洲野牛澗遺跡
史前狩獵法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周劍生 

標簽: 加拿大   遺產(chǎn)風景   

2005年2月,安裝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森林野牛國家公園”的監(jiān)控攝像頭,拍下了駭人的一幕:一頭野牛進入畫面,北美狼尾隨其后。野牛似乎在殘破的石頭巷道里迷失了方向,它橫沖直撞,最終沖上懸崖,來不及“剎車”,一個趔趄就栽了下去。這時,狼群迅速撤退,繞道至崖底,享受了一頓美味的全牛大餐。

這是加拿大“森林野牛國家公園”北美原住民文化博物館內(nèi)堆積如山的野牛頭骨。它們見證了一個史實:在美洲大陸被西方發(fā)現(xiàn)之前,北美洲大概分布著6000多萬頭美洲野牛,它們是印第安人的食物來源和經(jīng)濟支柱:肉可充饑,皮可制作帳篷、衣服,腱、骨和角可以制成工具,糞便用來生火。而為了捕獲這種高大壯碩的野牛,印第安人早在史前時期就發(fā)明了一種省時省力的“野牛跳崖法”。

看到這里,管理員大吃一驚,沒想到古老的“死亡之澗”遺跡竟然還在發(fā)揮作用,更沒想到利用它獵殺野牛的竟然是北美狼。

1938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朱尼斯·博爾德,開始對艾伯塔省的一處史前遺跡點進行發(fā)掘,他發(fā)現(xiàn)了標有記號的巷道、印第安人的營房和墳地,營房里還存有大量的早期石器和美洲野牛骨骼。這一地點,后來被稱為“死亡之澗”。

圖為北美原住民文化博物館內(nèi)復原的野牛“死亡之澗”,展示了古印第安人在史前時期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地勢,建立的復雜而精細的食品生產(chǎn)體系,人趕野牛,野牛跳崖,而崖底的北美狼,則是人類這一獵捕技能的見證者和繼承者。

隨著考古發(fā)掘的深入,6000年前該地區(qū)印第安人獵捕野牛的過程得以重現(xiàn):懸崖西邊,是一處方圓32平方千米的圈牛區(qū)。那里有充足的水源和植被,印第安人用石塊堆積成綿延14公里的巷道,巷道盡頭就是18米高的懸崖。美洲野牛嗅覺好但視力差,利用這個特點,獵人在狩獵開始前,身披牛皮,模仿牛叫,偽裝成走失的小野牛,以引起牛群的注意。當牛群靠近巷道入口處時,其他獵人就在牛群后方揮動繩索,大聲叫喊。這時,恐懼的牛群便會一路狂奔,最后跌落懸崖,而崖底正是印第安人的宰割房。他們將野牛分割切片,吊在架子上拿去曝曬,剩下的牛骨則用來熬煮制油。

圖為古印第安人在當時使用的勞動工具。

動物專家分析,北美狼群之所以懂得利用“死亡之澗”獵捕野牛,是因為這種狡猾的動物,在幾千年前,就是印第安人在“牛急跳崖處”誘殺野牛的見證者。人類在崖底宰牛時,北美狼或許正從旁觀望,甚至悄悄等待著分一杯羹的機會。數(shù)千年演示下來,它們也“看懂”了其中的奧妙。

加拿大阿爾伯塔山西南部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帶,是印第安人捕殺野牛的狩獵場。下圖中這處懸崖高約18米,自6000年前至19世紀中葉,從這里被人為趕下后摔死的野牛,在崖底堆積成累累白骨,不計其數(shù)。方圓1公里內(nèi),考古人員還發(fā)現(xiàn)過印第安人的貯肉窖和灶坑遺跡,據(jù)說,土著居民制作的牛肉干可以保存幾年時間。

加拿大美洲野牛澗,即“死亡之澗”,是史前時期北美洲印第安人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圍獵場之一,是人類初期自然環(huán)境和生存智慧的偉大見證。198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責任編輯 / 余榮培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