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過大年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8年第02期

標簽:

少數民族過大年 | 基諾族
※節(jié)日/特懋克節(jié)
※時間/2月6-8日
※地點/云南西雙版納
※過年食物
分牛肉、吃包燒
※過年禮儀
祭鐵房、擂太陽鼓、
唱山歌、剽牛
山野年味
基諾族的肉要“包”著吃,叫包燒;基諾族的菜要“舂”著吃,叫 “舂菜”;這些芭蕉葉托著的美味,食材大多來自山間采獵,經他們的手烹制,令人過口不忘。左頁圖為基諾族的打鐵人,他們不僅受到族人的尊敬,還能在年夜之后為族人解夢預言。供圖/東方IC
大家來打鐵
55個少數民族里,大約只有基諾族,新年過的是“勞動節(jié)”。
基諾族的新年節(jié)日叫“特懋克”,意為“打大鐵”。相傳,在基諾族人還不懂使用鐵器的年代,有位母親懷孕9年零9個月生下一個嬰兒,一離母體,嬰兒就變成了一位壯漢,掌鉗執(zhí)錘、安爐支砧,開始打鐵,族人這才用上了鐵刀、鐵斧、鐵工具。為了紀念這神奇的飛躍,基諾族便在每年的一月份擇日過年(現統(tǒng)一為公歷的2月6日開始歡慶3天),為了永遠不忘來之不易的好日子。
在云南西雙版納的一片深林秘境——基諾山上,基諾族與世無爭地生活了千百年。直到上世紀末,才作為單一民族,從原始社會一步跨入現代社會。因而,基諾族的新年也充滿了神秘色彩。除了必不可少的打鐵祭祀儀式外,他們還會擂起厚重雄渾的太陽神鼓,并組隊進山獵竹鼠,獻給村寨里的鐵匠師傅,請他幫助大家打鋤備耕。
一個不忘本的民族,一場別具一格的狂歡,這就是基諾族獻給新年的禮物。
一年一度木鼓舞
基諾族的木鼓嵌有一根根細木棍,形似太陽放射出的光芒,所以被稱為太陽鼓,被視為神靈的化身。木鼓平日都是放在族長家,只有在過新年時,才會舉寨圍舞。他們相信鼓聲響起,全寨就能人丁興旺、五谷豐登。攝影/劉建明
少數民族過大年 | 土家族
※節(jié)日/趕年
※時間
月小在臘月二十八日,
月大在臘月二十九日
※地點/川黔湘鄂邊區(qū)
※過年食物
豬、豆腐、粑粑、香腸、
坨子肉、合菜
※過年禮儀
祭祖 給果樹和犁鏵、
雞舍等喂飯
守歲 跳擺手舞
“趕”著過的年
土家族過趕年。的確,土家族的年過得很“趕”,因為他們的年要趕在漢族春節(jié)前一到兩天過。月大是臘月二十九日,月小是臘月二十八日。
年要趕著過,其中一種解釋是為了抗擊侵略。相傳古時,有一年土家人正準備過年,不料敵人來犯。土家人猜測,敵人很可能趁著過年之機襲擊他們,于是將計就計,悄悄提前一天過了年。果然,第二日敵人來了,土家人早已以逸待勞,一場惡戰(zhàn)之后,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為紀念此次勝利,土家人以后過年都提前“趕”著過。
過年時祭祀祖先,要獻上蒸坨子肉和合菜。據說當年打仗時,來不及把肉切細,菜也來不及一盤一盤炒,所以把豬肉砍成大坨大坨的,將炸豆腐、粉條、胡蘿卜等一鍋炒,即是坨子肉和合菜。除了祭祀祖先,還要給果樹、牛欄、豬圈、雞舍喂飯,給磨、鋤等貼“壓歲錢”,通過犒勞它們,以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瓜果豐碩、財源興隆。除夕之夜,土家人還要守歲。全家老小圍火而坐,直到天明。據說這也是打仗時為了防備敵人偷襲而傳下來的習慣。接下來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人們拜年、玩燈、打花鼓、打獵……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跳擺手舞。直到正月十五,年才算過完。
甩同邊手的擺手舞
湘西古丈縣紅石林內,土家人正在跳擺手舞。這種舞蹈以擺手為特征,且甩同邊手。它包括漁獵舞、農事舞、軍事舞、生活舞等內容,因此有人認為它起源于土家族先民——巴人的軍事舞,也有人認為它的真正來源是土家人平時的漁獵、農耕、軍事等活動。在土家人祭祀先祖、祈禱過年、喜慶佳節(jié)等活動中,擺手舞不可或缺。攝影/尹忠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