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闐 佛國·絹都·金玉國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8年第03期 作者: 林遙 

標簽: 歷史拾遺   文化遺產(chǎn)   

唐有李白、陸龜蒙,宋有黃庭堅、歐陽修,明有宋濂、徐渭……這一個個名垂青史的文壇巨擘,皆曾為西域古國“于闐”留下詩篇,那里究竟是怎樣一方誘人的樂土?
于闐居民是歐洲人種?
這是1984年和田洛浦縣山普拉墓地1號墓出土的一件彩色緙毛織物,時代大約在戰(zhàn)國至三國之間(攝影/Panda)。原系壁掛,裁剪后被縫綴在黃褐色燈籠褲褲腿的下方,穿上長外衣,緙毛織物正好露在外面。圖中的“武士像”被倒置著縫在左褲腿正面,背面是武士像的胸腰部,右褲腿正面為“馬人”圖案,背面為武士像的腿部。無論是圖案設計還是紡織技法,都與希臘羅馬時期的織物完全一致。這條褲子應為墓主人生前所穿著。人骨分析顯示,山普拉墓地的墓主多數(shù)可歸入歐洲人種地中海東支類型。證明至少在兩千年前,這些人已經(jīng)穿越帕米爾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路,到于闐定居。

行經(jīng)于闐得寶玉

流入中國隨河源

責任編輯 / 郭婷  圖片編輯 / 陳敬哲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