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埠
“封閉”的重慶第一次走向世界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4年第02期 作者: 楊耀健 

標簽: 遺址   歷史地理   文化地理   口岸   

曾經(jīng)在漫長的歷史中都籍籍無名、功能單一的重慶,從上世紀起,開始在全國甚至全世界扮演起重要角色:兩次設立為直轄市,一度成為陪都,并在抗戰(zhàn)時期成為西南大后方的重地。而今,在與北京、上海、天津并列的全國直轄市中,以及與西安、成都并列為“西三角”的大西部,重慶以高度繁榮的經(jīng)濟和多元的城市功能,繼續(xù)向全世界開放。而這一切,都是由100多年前的開埠打開大門的。
重慶最早的“華爾街”
因為房屋年久失修而從墻上長出來的樹木,與房屋本身的巴洛克建筑風格顯示出來的舊時華麗形成極大反差。這幢興建于1850年的江全泰號商行,曾是重慶開埠時期美國商行大來公司所在,也是當時白象街上最為重要的洋行之一。1891年重慶開埠時,緊靠官府衙門、面臨長江,又位于望龍門、太平門兩座水碼頭之間,并且一邊緊鄰儲奇門藥材市場,一邊緊鄰打銅街、陜西街等金融區(qū)的白象街,成為洋行、貨棧、商行最為青睞之地,是當時重慶城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中心,有“華爾街”的美譽,堪比今日重慶城的CBD解放碑??上У氖牵@條“華爾街”在日后的歷史中逐漸式微,大部分建筑都因為城市改造而被拆遷,僅剩江全泰號還保留著相對完整的外形。攝影/王寧
在沿海城市開埠將近半個世紀后,重慶開埠了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了“開埠”時代。最早開埠的是沿海各城,由南而北,自臺灣、潮州、福州,一路北上至寧波、上海、天津等地。與沿海這條線相應,但時間稍微滯后的,是沿江(長江)一線。但與沿海各城開埠時間間隔不遠不同,長江沿線各個城市的開埠時間相差頗大:長江中下游的鎮(zhèn)江、南京、九江、漢口幾個城市,在前后兩年內(nèi)先后開埠,但是位于長江上游和中游銜接處的宜昌,卻比中下游城市的開埠時間至少晚了15年。而從宜昌到重慶,又用了15年——這個時間,距離沿海第一批城市開埠的時間,已經(jīng)晚了將近半個世紀。這在我們根據(jù)復旦大學的吳松弟教授、楊敬敏博士的論文《近代中國開埠通商的時空考察》繪制而成的地圖上,可以清晰看見。難以逾越的三峽天險橫在宜昌和重慶之間,是重慶晚了這么久的主要原因。那時三峽沿岸遍布險灘急流,行船常常需要岸上行人幫忙,尤其是纖夫。照片來源/
《德國魏司夫婦的中國西南紀行》

三峽天險也沒能擋住的開埠

1891年之后的二三十年,這是重慶人感情上覺得屈辱、理性上卻不得不正視的一段歷史:開埠。

19世紀下半葉,西方列強大舉入侵中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隨之使眾多城市開放為通商口岸,即開埠。因當時的主要交通網(wǎng)絡是水路,開埠便從沿海、沿江開始:借助《南京條約》,沿海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開辟為通商口岸;借助《天津條約》,長江中下游的鎮(zhèn)江、南京、九江、漢口開辟為通商口岸……但列強并不滿足,特別是英國,垂涎中國內(nèi)地市場,極力想使長江上游的重慶開埠。

責任編輯 / 黃菊  圖片編輯 / 孫毅博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