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藏東南高山峽谷中的秘境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6年第04期 作者: 赫白 

標簽: 峽谷   氣候地理   波密縣   地質地理   

易貢,在藏語中意為“美麗”,它是一塊深藏于西藏東南高山峽谷中的秘境,也是一個地質災害多發(fā)地。6年前,那里曾發(fā)生過一次罕見的特大山崩,由此令世人矚目,并促成了西藏第一個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她以世界罕見的特大山崩災害遺跡和中國最大的海洋性現(xiàn)代冰川群為主體,包括易貢藏布——易貢湖、巴玉、古鄉(xiāng)和許木四大景區(qū),是一個擁有面積達2160.6平方公里的露天“地質災害博物館”。
位于藏東南峽谷中的易貢,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四周雪峰圍拱,山麓蒼翠。湖畔青青,牛馬信步。易貢湖是100多年前因山體崩塌滑坡壅堵而成的,在經過了2000年的又一次山崩后,易貢湖已歸于寧靜。

美若江南的易貢湖背后深藏著隱患

我是在2003年夏季,那場特大山崩三年后,因為易貢國家地質公園的規(guī)劃事宜,第一次走進隸屬于波密縣的易貢。扼川藏公路(318國道)之要沖的西藏波密縣通麥鎮(zhèn),是進入易貢的必經之地,在這里,由于受念青唐古拉山北西西—南東東斷層構造線的控制,由西北而來的易貢藏布與來自東南的帕隆藏布幾乎是在一條直線上迎頭對流,形成世界罕見的“反向河”奇觀,奇妙的是,兩條江隨之都來了一個九十度的直角轉折,在通麥鎮(zhèn)相匯并轉向西南,直奔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而去。

由通麥至易貢,須北出318國道,走支線公路沿易貢藏布而上,但由于易貢大山崩及其洪水的影響,沿途的崩塌、滑坡甚多,在這個雨季,路照例又斷了,只得徒步前行。由通麥至易貢湖的20多公里公路已被一個個崩塌、滑坡分割成多段,所以在公路上走不了多久,就要在石塊嶙峋、樹干橫立的陡坡上穿行,一側是湍急的江水,一側的山坡上時有飛石滾下,有的路段要在陡峭的沙石坡上刨出一個個腳窩,才能立足前行,這一路走得不免讓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過,我們卻在路上遇見在廣州讀中學、回家度暑假的幾位藏族男孩,他們的家人專程到通麥迎接,一路談笑風生而來,也給我們的旅途添了些生氣。

責任編輯 / 黃秀芳  圖片編輯 / 何亮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