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林內外看景頗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0年第09期

標簽: 隴川縣   文化地理   

景頗族認定時間 1953年

地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章鳳鎮(zhèn)廣山景頗風情寨
長刀是男人的影子,刀魂是漢子的膽量
行走舞動時銀泡和銀穗隨著景頗族女子的曼妙身材一起搖擺,撞擊出銀鈴般的輕靈樂音
景頗族一個被西方人類學家當作研究范本的民族
生命之刀,靈魂之刀長刀就是他們的一切
千萬人舞千萬只腳在一個鼓點中抬起,又在另一個鼓點中頓擊大地

圖片解讀

金黎燕
景頗族,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民族文化、少數(shù)民族社會性別制度等研究。著有《莽林內外》、《景頗族原始信息傳播方式及其變遷》、《淺析20世紀50年代前德宏景頗族制度中的社會性別關系》等專著和論文。

千萬人之舞

居住在高黎貢山區(qū)的景頗族是一個跨境民族,在中國、緬甸和印度都有同族同胞。1954年,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蒙·利奇(Edmund Leach)爵士的經(jīng)典社會人類學著作《緬甸高原的政治體系:克欽社會結構研究》,其中被當作研究范本的“克欽”人,就是居住在緬北的景頗族。據(jù)歷史傳說和漢文史籍記載,景頗族大約是從唐代開始自青藏高原沿橫斷山脈長途跋涉、逐漸南遷而來的民族。千余年以后的今天,景頗族對他們的民族起源和遷徙歷程依舊銘記于心,這在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目瑙縱歌”盛會上還有所體現(xiàn)。

攝影/陳安定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是景頗族最盛大的節(jié)日“目瑙縱歌”。這一天,成千上萬的景頗人身著盛裝,從崇山峻嶺、蒼蒼莽林匯集到節(jié)日的廣場。廣場中央并排豎起四根高大、神圣的目瑙柱,中間兩根為雄柱,兩邊稍矮的為雌柱,雌雄柱是景頗人陰陽和諧的體現(xiàn)。雄柱頂端繪有太陽圖案,表示目瑙縱歌傳自太陽居住的地方,柱身上繪著舞蹈圖譜。雌柱頂端繪有月亮和代表景頗族發(fā)源地的雪山,柱身上繪有彎彎曲曲的圖案,象征景頗人從北到南長途跋涉、艱辛遷徙的線路。在兩根雄柱之間,兩把長刀交叉高懸,代表景頗人的祖先用長刀開拓了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道路。

責任編輯 / 姜烈夫  圖片編輯 / 王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