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筒井
串起古代與現(xiàn)代文明的鏈條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7年第01期 作者: 劉睿 

標簽: 大英縣   歷史地理   考古地理   地質地理   

幾千年來,四川盆地上的巴蜀人雖遠離海洋,卻從沒有缺少過生活用鹽。這得益于2億年前古四川盆地曾經(jīng)是一個類似于今日中東死海的古鹽海。一千年前的宋代,一種為躲避官府追查私鹽制作的小口鹽井——卓筒井,在這里出現(xiàn)了。一些學者認為正是這種誕生于中國土地上的小口鹽井引發(fā)了西方現(xiàn)代鉆井技術的發(fā)明。如今僅在四川大英縣還較好保存有41眼卓筒井,但均已經(jīng)停止采鹽生產(chǎn)。
正像一千年前這里宋代的一個場景,大英縣卓筒井鎮(zhèn)的鹽工陳師傅正在用竹片和竹筒從地下120米處提取制鹽的鹵水,而井口只有一只碗口的大小,所使用的挖井技術在宋代就可以達到地下1000米的地方。不同的是現(xiàn)在的提鹵水制鹽是為了給游客展示這種古老的中國獨有的工藝,而一千年前的人們是為了能夠吃到鹽。

緩緩流淌的天燈河兩岸,草葉頂著綿密的小雨歡快地滋長,云氣把天空壓得很低。鹽工老嚴站在紅濕的漫坡上看著小筒匠忙活,吊上引桿、接上汲筒,蹬幾下吱扭的羊角車,再拽住強韌的篾繩,百來斤的裝滿鹵水的汲筒就從海碗粗細的竹井口被提上來,鉤開筒底的牛皮錢,白花花的鹵水一下噴涌到填了胎的竹簍子里。鹽水特別重,不怎么顯眼的兩簍能將擔在肩頭月牙一樣彎的扁擔拉成反彎。

老嚴一點也不喜歡這酷夏里的連陰雨。因為灶上熬這些鹽鹵要多耗不少柴,更重要的是如果清水滲到井下,說不定哪股寸勁兒井里就會“塌腔”,接著總是有很多的麻煩。

責任編輯 / 朱彤  圖片編輯 / 何亮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