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錦繡
年輕族群的古老記憶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9年第01期 作者: 覃妮娜 

標簽: 農業(yè)地理   文化地理   隆林各族自治縣   大新縣   龍州縣   

“壯族與漢族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沒有區(qū)別”。首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主席韋國清曾這樣闡釋壯族特色。的確,這個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歷史卻最“單薄”,文化淵源也鮮見學術界大張旗鼓地投入關注。身為壯族后代,攝影師梁漢昌從2002年至今,陸續(xù)走訪了近百個壯族村寨,為即將被現(xiàn)代生活拋棄的壯族服飾文化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記錄;不謀而合的是,作者覃妮娜也在關注這個話題,文中,她試圖從壯族錦繡形形色色的圖案中,找到些許族群記憶。
高懸的壯錦、蔥蘢的竹影、閑適的村民……這是廣西龍州縣金龍鎮(zhèn)板池村留給攝影師的美好印象。板池村地處中越邊境,保持著較為傳統(tǒng)的壯族村寨風貌。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木織機,而晾曬在竹竿上的這些純樸之作全是村里人家親手織就的。

“小心??!”一件卷成圓筒狀的織物險些從工作臺滑落,正好露出了燦然的一角。這是2008年11月底的一天,即將開館的廣西民族博物館仍處于緊張的核對藏品、陳列布置階段。作為壯族廳志愿者之一,我已經(jīng)跟著保管員和組長忙碌好幾個星期了。

保管員手拿清單,示意我將織物放到工作臺上。一幅清代壯錦在我面前徐徐展開,五彩絲線細密交錯,時光在它上面留下了灰色的影子,但掩不住它曾經(jīng)矜貴、依然嬌艷的姿色。

責任編輯 / 尹杰  圖片編輯 / 王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