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到底有多少油?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張抗 

標簽: 伊拉克   觀點地理   工業(yè)地理   文化地理   歷史地理   

在中東的腹地,富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北側,橫亙著扎格羅斯山。平原與山脈的結合部位是一個巨大的地殼塊體拼合帶,在地質構造上具有相對的活動性。山前地帶,地下發(fā)育著成排成帶的儲油構造,地表出露有不少油、氣苗。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倫王國時代,地面上著火的大窟窿(地質上的大氣苗)就成為國王處死敵人的刑場。

1908年,在山前地帶的伊朗境內首先發(fā)現(xiàn)了馬斯杰德蘇萊曼油田,它成為中東石油工業(yè)興起的報春花。“一戰(zhàn)”后,各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對石油的掠奪。經(jīng)過若干次踏勘性的路線調查之后,1925年第一支由各大公司聯(lián)合組成的地質勘探隊踏遍了伊拉克并布署了探井。1927年在平原東北緣基爾庫克附近巴巴格格1號井開鉆了,當鉆頭到達450米深處時,隆隆巨響驚醒了睡夢中的居民,巴巴格格1號井開噴了。人們看到約5米高的油柱挾著石塊急速噴出、洶涌地流向村莊和基爾庫克城時,才意識到要筑壩擋住石油的洪流。井口每天噴油量約1.3萬噸,人們奮戰(zhàn)8天才控制住井噴,伊拉克第1個油田誕生了。緊接著被證實含油的扎格羅斯山前是世界上最富的含油帶,并一直沿伸到波斯灣。1931年僅基爾庫克就探明石油儲量22億噸,成為名震全球的巨型油田。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