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海底古老的搬運工
海底古老的搬運工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4年第01期 作者: 胡炎 

標簽: 文化地理   生物地理   

海參與魚翅、鮑魚、燕窩同被譽為“海八珍”,因其營養(yǎng)價值較高,一度排在八珍之首。在講究陰陽之說的中國人眼中,海參與鮑魚自是壯陽滋陰的上品,常出現在同一道菜里。然而,除了在餐桌上代表中國飲食的極致美味,海參作為最有經濟價值的棘皮動物,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有趣生活習性,“海底搬運工”的稱號使之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研究意義。
攝影/Arne Hodalic

神奇的海底,在繁茂的海藻間、珊瑚砂底或礁石縫中棲息著一種棘皮動物——海參。海參是棘皮動物中經濟價值最大的一綱,為重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現存約900種,從淺海到8000多米的深海都有,其中有40種左右可以食用,全世界年產海參約13500噸。海邊的漁民常說:“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海參?!?/p>

我國海參資源豐富,已鑒定的有134種,約占全球海參類種數的14.9%左右,其中約有20種可供食用。北起渤海灣和遼東半島,南到南沙群島都有出產,特別是西沙群島有25種左右。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海參種類在我國都有分布,南海盛產全身黑色的黑乳參,肉質較粗糙的蛇目白尼參,身體短鈍、背面光滑的輻肛參,長可達1米、體大肉厚的梅花參。北方沿海盛產的刺參是食用海參中較名貴的品種。

責任編輯 / 張婷  圖片編輯 / 吳敬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