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技術的“發(fā)展”與道德理性的成長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3年第05期 作者: 何懷宏 

標簽: 文化地理   觀點地理   

王小波在他的小說《革命時期的愛情》里,曾經描寫過“文化大革命”期間兩派大學生在校園里武斗的情景:起初,夏天的時候,那些大學生像原始人一樣用拳頭廝打。后來就滿地揀石頭互相投擲;到了秋天,開始有鎧甲、大刀、紅纓槍、工事和塔樓;但一入冬人們就開始用火器互相射擊了。冬天快結束時上面就不讓他們打了,因為上面也覺得他們進化太快,再不制止就要發(fā)展到互擲原子彈,把北京城夷為平地了。這段帶有一點黑色幽默的描寫,在某種意義上卻可以看作是一部人類戰(zhàn)爭“進化”史的最簡略的縮影。

戰(zhàn)爭一直在進步著,開始很慢,近代以來卻以加速度發(fā)展。正如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鮑姆在回顧20世紀的著作《極端的年代》里所言,戰(zhàn)爭在這個世紀里變成了全面的“總體戰(zhàn)”(total war),變成了所謂的“人民戰(zhàn)爭”,動輒舉國動員。戰(zhàn)爭在一段時間里變得越來越不分前方和后方,也不分軍人和平民。“簡單地說,進入1914年,人類從此開始了大屠殺的年代。” 戰(zhàn)爭一直是持續(xù)著,這不僅與各種利益、欲望有關,可能最終還與人性中存在著的、根深蒂固的攻擊性,以及爭強好勝、珍惜榮譽的特征有關。它難于避免,兼具有展現(xiàn)人的非功利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氣概的一面,直到近代,黑格爾乃至康德還都談到某種煥發(fā)民族精神的戰(zhàn)爭的意義。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