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鹽道
中國井鹽的“大運河”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第03期 作者: 李小波 

標簽: 四川   云南   貴州   山地   地質地理   歷史地理   

鹽作為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它的生產和販運催生了與鹽有關的城鎮(zhèn)和道路。在中國西南的崇山峻嶺之中,隱藏著眾多至今仍在使用的古鹽道。這些古道由盛產井鹽的巴蜀地區(qū)出發(fā),抵達云貴川藏的諸多城鎮(zhèn)和村落。這些古道影響著巴蜀地區(qū)的政治格局,也串接數(shù)千年的文化交流、民族風情和經濟血脈,被學者們稱為中國井鹽的“大運河”。
烏江自古以來為川黔航運要道之一,烏江岸邊的龔灘古鎮(zhèn)占據(jù)地利之便,早在蜀漢時期就已是湘、黔、川、渝等地重要物資的集散中心,歷史上很長時期內,川鹽就是經此入黔的。曾經身為交通要沖的龔灘,古樸而繁華,曾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古鎮(zhèn)。由于彭水電站的建設,龔灘古鎮(zhèn)已經被淹沒在水下了。攝影/李貴云

羅馬帝國時期,從意大利通往地中海周邊的交通網(wǎng)絡便捷了軍隊調集和商品流通,也成就了一個帝國的輝煌,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很少有人會想到,羅馬大道的第一條就被稱為“鹽路”(Via Salaria),當時羅馬軍隊的報酬也用“鹽”(salt)發(fā)放。英文soldier(士兵)和salary(薪水)兩個詞匯也源于此。

在東方的文明古國——中國,遼闊的疆域有海鹽、湖鹽和井鹽等,但在資源的分布上有一定的差異性,產鹽地域相對集中,儲量大,而有的地方卻不產鹽,產需關系使得古鹽道十分繁多,從產地到消費地,鹽道好似一條生命線,貫通并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它沒有茶葉的芬芳,沒有絲綢的華麗,所以,人們記住了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卻少有鹽道的銘記。鹽道在默默的延伸中,以一種簡單的滋味串聯(lián)起不同地域的人文風情,尤其在四川和云南的井鹽產區(qū),更體現(xiàn)出自然和人文的多元。翻開歷史地圖,你會發(fā)現(xiàn),川滇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鎮(zhèn)幾乎由鹽產地串聯(lián),川黔之間的交通則是以“鹽都”自貢為中心的行鹽大道,在川黔、川滇的古鹽道上也深深打上了鹽的印記。在肩挑馬馱的時代,雖然這些鹽道和一般商道沒有明顯的區(qū)別,青石路、馬蹄印或者崖壁上的棧道斷續(xù)相連,但是連接這些鹽道的鹽井、鹽倉、鹽神廟、鹽商會館、鹽鎮(zhèn)等景觀,敘述著一種不一樣的鹽情。

責任編輯 / 劉乾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