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黃魚到巴浪魚
我國海洋經濟魚類的變遷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0年第10期 作者: 蕭春雷 

標簽: 普陀區(qū)   舟山市   生物地理   水文地理   

60年前,中國的近海還相當富饒。那時候,最主要的經濟魚類是大小黃魚和帶魚。但是,這些高營養(yǎng)級的底層優(yōu)質魚類,經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掠奪性捕撈大半凋零,另一批低值魚類如巴浪魚等登上舞臺成為我國海洋漁業(yè)的主角。
在廣東開陽閘坡漁港舉行的南海開漁節(jié)上,萬船競發(fā),爭捕第一網魚。半個世紀以來,過度捕撈使我國的海洋經濟魚類資源瀕臨枯竭。中國的海洋已經極度貧瘠,需要依靠休漁來修復生態(tài)。我國的東海、黃渤海海域和南海海域,分別從1995年和1999年開始實施伏季休漁制度。但一些專家表示,每年為期兩到三個月的休漁,對恢復漁業(yè)資源的作用較為有限。攝影/馬文榮

海產有盡:沒有漁汛的海洋

7月下旬。沈家門。藍天白云,但海水渾黃。成千上萬條漁船靜靜地停泊在濱港路南側的港灣里,桅桿如林。對面魯家峙聳起兩座蒼翠的小山頭,護衛(wèi)著港灣,仿佛永不疲倦的哨兵。眼下正是休漁期,灼熱的陽光下,這個中國最大的漁港似乎陷入了昏睡。偶爾,幾條機動小舢板在港灣中飛快地穿梭。

伏季休漁是1995年從東海、黃海開始的,1999年擴大到南海。休漁的時間和作業(yè)類型,每年各海區(qū)都有所不同,通常為夏季的兩三個月,故稱之為伏季休漁。我站在沈家門漁港的這一天,從北到南,中國令人生畏的強大海洋捕撈力量停止了工作。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顯得異常平靜。碧波下面,帶魚、小黃魚、鯧魚、藍點馬鮫等被人到處追捕的魚類獲得了片刻喘息之機,專心致志地繁殖和生長,緩慢地恢復種群數量。中國的海洋已經極度貧瘠,需要依靠休漁來修復生態(tài)。

責任編輯 / 耿菲琳  圖片編輯 / 王寧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