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巴文不僅活著而且正在進化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5年第03期 作者: 沈云遙 趙麗明 

標簽: 文化地理   麗江地區(qū)   

東巴文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但在近些年,由于過度商業(yè)開發(fā),東巴文正面臨滅絕境地。現在還有原生態(tài)的東巴文化嗎?東巴文真的已經喪失活性了嗎?帶著種種疑問,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趙麗明教授,走進了橫斷山脈深處的一座座納西古村,對東巴文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最終,她得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結論:東巴文不僅活著,而且正在進化!

高原的陽光明亮而通透,陽光之下的麗江古城卻一點都不“通透”——綿延數公里的古街上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鱗次櫛比的店鋪,曾經世外桃源般安逸自在的古城,現在充滿了俗世的繁華和商業(yè)氣息。臨街的店鋪中擺放著各色紀念品:木雕、風鈴、首飾、T恤、披肩……有的做工精致,有的卻明顯看出是粗制濫造的產物。但這些種類、樣式各不相同的工藝品上,卻大都繪制著一些同樣類型的奇特圖案,如果你問起這些圖案是什么意思,店主們會略帶神秘地說:“這些不是圖案,是東巴文——納西人自己的文字,是納西族的祭司‘東巴’用來書寫《東巴經》的文字,在過去只有東巴們才認識這種神秘文字?!?/p>

東巴文,對于想探究文字演變歷史的人來說,無疑具有很大的價值;對于完全不熟悉它的人來說,也不妨礙人們從審美角度來欣賞它。因為東巴文不僅文字具有象形之美,而且還非常講究書寫的美感。東巴經書的書寫格式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每頁經書橫向書寫,每一行又分若干格,分格起到標點斷句的作用。文字的布局非常講究,字與字的間隔距離和筆畫長短都精心設計,把文字的繁簡結構納入有機的頁面安排之中,使之產生圖畫般的優(yōu)美構圖效果。

在有的店鋪里,還有身著納西族服裝的人在現場表演書寫東巴文:在黃色的粗紙上,遵照游客的意愿寫下一個個字詞,然后引得游客爭相購買。我問過一個進行這種表演的小伙子,他說他曾在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院東巴文化保護傳承強化訓練班進行了3個月的培訓,成為一名專職東巴,現在靠書寫東巴文為生。

責任編輯 / 張璇  圖片編輯 / 王寧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