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顣r代的編鐘
它們見證了“禮樂”的復古與沒落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6年第03期 作者: 王子初 

標簽: 歷史地理   考古地理   

編鐘、編磬等成組的禮儀樂器,是“禮樂制度”的重要象征。西漢時期的四座重要王侯墓葬,均出土了形制相同的編鐘、編磬——據(jù)此推斷,當時的中央政府很可能推行了具有復古色彩的禮樂制度!?;韬钅沟木庬嘤绕涮厥猓哼@個“侯爺”樂器陪葬品的規(guī)格,竟然超過了同時期很多“王爺”的墓葬!
編鐘守墓兩千載禮樂一夢成絕響
圖為在污泥濁水中沉睡已久、等待發(fā)掘保護的?;韬钅咕庣?。?;韬钅咕庣娫谠煨秃鸵?guī)制上均打上了西漢早期編鐘的深刻烙印。編鐘所被賦予的政治內涵和音樂本身,都極具科學、審美價值。

“四王墓”的編鐘出土,說明西漢曾推行過一度崩潰的“禮樂”

近來,江西南昌的?;韬钅拱l(fā)掘備受社會關注。證據(jù)表明,墓葬主人就是西漢?;韬顕牡谝淮;韬顒①R。墓內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特別是包括了編鐘、編磬等大型禮儀樂器。至此,出土有完整成套鐘磬的西漢王(侯)墓,由原來的“西漢三王墓”——即1983年廣州象崗山的南越王墓、2000年山東濟南章丘的洛莊漢墓、2009年江蘇盱眙的大云山漢墓(江都王劉非墓),加上2011年開始發(fā)掘的海昏侯墓,已增加到了4座,堪稱“西漢四王墓”。劉賀的身份本來是昌邑王,分封在今山東巨野地區(qū)。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去世,沒有子嗣。輔政大臣霍光等推舉昌邑王劉賀當皇帝。相比他的祖宗,劉賀行事荒唐,登上帝位才27天便遭廢黜,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清秀”的先秦甬鐘
攝影/郝勤建
“矮胖”的漢式甬鐘
攝影/郝勤建
先秦編鐘“清秀頎長”,西漢編鐘“矮胖敦實”
漢代出土的編鐘在形制上更顯矮、寬,鑄造工藝上較諸先秦已有退步。它不僅失去了先秦編鐘的雙音效果,而在余音消除上也不及先秦,明顯輸給了以曾侯乙編鐘為代表的先秦編鐘。學者推測,雙音技術的消失時間點在江蘇盱眙縣大云山江都王劉非墓時代前后,約公元前128年。?;韬钅钩鐾恋木庣?,也進一步印證了這個判斷。考古隊員們在對?;韬钅咕庣娋庬噙M行搶救性發(fā)掘。?;韬钅钩鐾恋蔫F質編磬由于年深日久、氧化嚴重,已經(jīng)無法演奏。

劉賀等“四王墓”的共同特點是:墓中都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編鐘,而且都由一組鈕鐘14件和一組甬鐘5件(注:唯劉賀墓為2組10件,多出甬鐘5件)組成,與一同出土的編磬等樂器,構成了完整的“禮儀樂懸”(樂懸,本是指必須懸掛才能演奏的大型編懸樂器,西周統(tǒng)治者賦予它們以政治內涵,形成了以鐘磬為代表、嚴格等級化的樂懸制度);這些編鐘不論是鈕鐘,還是甬鐘(注:鈕鐘、甬鐘,均為編鐘的組成部分),在造型和紋飾上均有著西漢早期編鐘的鮮明特征:其形狀雖為合瓦形,但與先秦編鐘(如曾侯乙墓編鐘)相比,中腰微微弧突,腔體矮胖、渾圓;鐘體均采用方塊形幾何紋裝飾;這些編鐘在內腔四側鼓部,均采用楔形的音梁結構。除了?;韬罹庣娺€有待確認之外,這些編鐘采用窄口平頭刻的手法進行調音,以致留下了密集的刻遺痕。

責任編輯 / 馬子雷  圖片編輯 / 吳敬 馬宏杰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