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冬牧場 悠揚牧歌最后的歡唱之地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8年第12期 作者: 黃毅 

標簽: 基礎地理   農業(yè)地理   

如果說在四季牧歌中,夏牧場是旋律最悠揚的章節(jié),那么冬牧場就是敘事最沉重的部分。每年新疆阿勒泰地區(qū)有5000余戶牧民、上百萬頭牲畜轉場至冬牧場過冬。隨著時代發(fā)展,世界范圍內仍保持游牧方式的群體已屬鳳毛麟角,阿勒泰的冬牧場是這種延續(xù)千年社會形態(tài)的活體,彌足珍貴。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牧民的定居,飽含浪漫想象的游牧之歌,如今已在阿勒泰漸行漸遠……
在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中,新疆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鎮(zhèn)的牧民胡馬西一家,正騎馬趕著羊群走在轉場的途中。新疆是我國五大牧區(qū)之一,草場依據利用時間、不同地區(qū)而分為不同的季節(jié)牧場,以三季牧場為主,四季牧場和兩季牧場為輔。牧民遵循“逐水草而居”的規(guī)律,一年中要在不同的地區(qū)來回遷徙。阿勒泰屬于四季牧場,其中夏牧場分布在中、高山帶的上下。冬牧場(牧民稱“冬窩子”)主要分布在有逆溫現象的中、低山帶的草原與荒漠草地上,在有些地區(qū)也分布在河谷平原或戈壁沙漠中。冬牧場一般溫暖、避風、向陽,有利于牲畜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

在四季牧歌中,冬牧場是敘事最為沉重的部分

在新疆,羊是衡量一個地區(qū)美譽度的重要指標,經常會有哪里的羊肉最美味的名譽之爭。爭論中,阿勒泰與伊犁這兩個地區(qū)常常“狹路相逢”,被提及得最多,看來伊犁大草原的對手非阿勒泰莫屬,也說明阿勒泰的牧業(yè)在新疆占有顯赫地位。

新疆被天山一分為二,天山以南被稱為南疆,那里氣候干燥溫暖,光熱資源富集,主要為綠洲農業(yè)區(qū);天山以北被稱為北疆(阿勒泰與伊犁都位于北疆),氣候溫潤,降水豐沛,是傳統(tǒng)的牧業(yè)區(qū)。一農一牧,構成了新疆千百年社會生產形態(tài)的大格局。

責任編輯 / 雷東軍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