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嶺交通遺跡


投稿時間:2021年05月31日 投稿人:林都山人

古代南嶺交通遺跡

 

南嶺多山,石板路、指路碑、古涼亭等,山區(qū)這些古老而又傳統(tǒng)的交通元素,在現(xiàn)代公路交通大發(fā)展的背景下,似乎正在不斷地離我們遠去。在過去的年代里,這些人們賴以出行的交通載體,就像一張蜘蛛網(wǎng),密布在鄉(xiāng)村里的山山嶺嶺,溝溝壑壑之中。千百年來,生活在山區(qū)里的人們,就是依靠她們得以進進出出出,來來往往。正是通過她們的作用,把大大小小的村落、市鎮(zhèn)與外界連成為一個整體,人們也因此世世代代在這里樂業(yè)安居,繁衍生息。這些古老的石板路、指路碑、古涼亭,凝聚了先人們的勤勞和智慧,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她們的存在,又何嘗不是先輩們留給后人的一道道獨特,而又古樸的風景線。

 

石板路、石橋,一段鄉(xiāng)愁

湖南郴州,居楚之尾,南嶺之中騎田嶺橫亙于其南,上古炎帝神農(nóng)氏在這里拾嘉谷、開淇田、做耒耜、嘗百草,開創(chuàng)了偉大的農(nóng)耕以及醫(yī)藥文明。這里山多而道路崎嶇,自古以來,人們沿襲神農(nóng)氏開創(chuàng)的農(nóng)耕文明,在這里生活,用勤勞的雙手建設(shè)起一個個美麗的家園,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自然村落。這些村落經(jīng)過世代薪火相傳,小的有三五戶,大的則上百來戶。人們在這里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的傳統(tǒng)生活。

道路的坎坷,畜力的不便,相對分散的居住狀態(tài),人們的出行只能全靠步行,物流也只能全憑人力(少數(shù)平坦地方有用畜力),背負、肩挑來實現(xiàn)。山里的物產(chǎn),就是通過石板路,肩挑背扛運到山外;而山里生活生產(chǎn)的必需品,也是通過石板路,從山外肩挑背回。人們翻山越嶺,揮灑著汗水,生產(chǎn)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條條通向大山里的這些石板路就留下了先人們幾多來往穿梭,忙碌奔波的足跡。

南嶺山區(qū)多石灰?guī)r,砂巖,丹巖,修建這些石板路的石材大多就地取材。青色或雜色的石板一塊快,一層層,因山就勢,蜿蜒曲折,逢溪越溪,遇河架橋。在無鋼筋水泥等現(xiàn)代建筑材料和機器設(shè)備的過去,先人們?nèi)珣{人工、以及精巧的工藝,或整快石料,或數(shù)塊拼裝組合,筑就了一條條通向外界的村道、鄉(xiāng)道、縣道。這些石板歷經(jīng)年年風雨侵襲、無數(shù)人的踩踏,變得既光滑而又平整。

郴州鄉(xiāng)村中的這些石板路,就像人體的毛細血管一樣,分布廣而里程長,她們屬于湘粵古道系統(tǒng)的一部分,雖然處于區(qū)域交通中的末梢,似乎毫不起眼,但歷經(jīng)滄桑。今天我們更多的是使用公路交通,一些石板路早已經(jīng)廢棄了,也有一些仍然在發(fā)揮著往來交通的作用,至今還在造福子孫后代。每當我們邁步踏上這些古老的石板路,仿佛勾起了鄉(xiāng)愁,頓時記憶倒回,穿越時空,走進了古老的年代。

下圖是山區(qū)中石板路以及石板路上的溪橋,溪橋采用兩塊整體石料,橫跨在溪河上面。

下圖是郴州兩江口十米長的石板古橋邊的建橋記事碑。

 

 

下圖是郴州郴江河上面的石拱橋——王仙橋,此橋重建于雍正十年(1732),是郴州南向“東大路”的必經(jīng)之地。

 

下圖是三米寬的仍然被當?shù)卮迕袷褂孟婊涷咇R古道,古道石板上面,留有許多騾馬長期踩踏的蹄窩痕跡。

 

指路碑,路人的向?qū)?/strong>

條條青石板路,通向山旮旯里的村村寨寨、角角落落,縱橫交錯之中,形成了十字、丁字、以及Y字路口。為了引導不熟悉路況的過客,在這些路口,一般還立有指路碑,與現(xiàn)在公路指路牌不同的是,這些指路牌全用石板雕刻文字,立于叉道口。上面刻有通往不同方向的地名,有的還在路碑石上面刻有一些吉祥話語、寄托著人們的一些美好的心愿。這些史志不曾記載的地名,有些就是通過這些路碑得以保存流傳下來。路過的行人,通過路碑的向?qū)ё饔茫梢詿o誤地踏上通向目的地的道路。

下面這塊路碑位于郴州北湖區(qū)保和鎮(zhèn)下風村的三星亭附近岔路口:“右走七姑仙,左走黑山口” 。

 

下面這塊路碑位于郴州北湖區(qū)保和鎮(zhèn)保和村的盧家板附近岔路口:“右往宋家洞,左往秀風坪” 。碑上刻有一張弓箭圖樣,還刻一些迷信吉祥話語:“弓開繩斷,箭射碑擋”。“長命富貴”。“天長地久,易養(yǎng)成人”。

下面是另外一個岔路口的指路碑:“右往白石嶺,左往秀風圩”

 

古涼亭,路人的庇護所

一座涼亭就是一首詩,一座涼亭就是一個遙遠的故事。他們與石板路一樣,凝聚了先人們的勤勞智慧,同時也是先人們熱心公益、團結(jié)協(xié)作、鄰里和睦共處的見證。

涼亭伴隨著古道,而建于交通要道,用于路人休息安坐,遮風躲雨,避曬防寒。建造的位置一般選擇在山坡之上,并且有水源的地方。人們挑擔爬坡,大汗淋漓,氣湍噓噓之際,正好可以停下來歇腳,喝口水解渴,餓了,吃點干糧。如果正好有三五鄉(xiāng)親朋友聚在一起的話,聊天、話家常、交流信息、交流感情,其樂融融。

“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涼亭一般建在道路中央,三垛六柱,青磚黛瓦,或全部用石塊壘砌,也有橋亭共建模式。高大巨型的石柱采用的是整塊石料鑿削而成,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選料的不易以及建造的難度。不同的建筑風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涼亭,在涼亭里面還安放有粗壯的長條方木或石墩,用于行人休息安坐。

涼亭一般通過廣泛募集錢糧來建造,也有個人獨資修建的。在涼亭的石柱或?qū)iT鑲嵌在墻體的石板上面刻有記事文、勸世文、緣首(捐建人)、以及對聯(lián)。亭記往往引經(jīng)據(jù)典,文采斐然,記載著建造的由來,修撰人姓名,捐建人名單以及建造年代等內(nèi)容。這些碑文記載的是過去一段歲月的歷史,同時也蘊含著濃厚的地方文化氣息。

 

下圖是北湖區(qū)保和鎮(zhèn)頂上村的“種德亭”。

該亭為六柱三垛結(jié)構(gòu),主梁通過榫卯構(gòu)造,形成三角形的承重雙斜坡,上覆灰瓦。建造在東西向的石板路上,《種德亭記》碑文刻于西側(cè)的一根石柱上面,其它五根石柱上面均刻有緣首名單。該亭約建于清道光年間,下面是亭記:

 

種德亭記

 

亭以德名志,樂善也。古者“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其遠近雖殊,其種德則一也。然種德雖同,而所以種德之難易,則有異彼。旗亭以通圜閭,郵亭以安驛遞,街亭都亭以平物價,均權(quán)衡此。使民所作也,使民作者,王道所由,遵寓仁覆于庇陰,其勢易,雖有德而不必以德名也。

若夫窮鄉(xiāng)僻壤,峰回路轉(zhuǎn),有亭冀然,臨于崎嶇者,民所自作也,作于民者,福田所宜度,創(chuàng)艱巨于險阻,其勢難籍,非種德何以不畏難,而樂建斯亭哉!夫朝亭記于王,而明德新者,茅亭記于郊,而儉德昭焉。燕喜豐樂醉翁諸亭記,于韓歐而宣上德,與民同樂者。古人仰觀府察,每于休養(yǎng)生息之斯,于陶情山水,適性優(yōu)游,以共躋于熙皞,遠天蕩平之宇,不顯言天德,而德無不由此。種成者,其根低深而載培厚,今此亭也,作于頂上茶坪坂上之陽,以石為柱,以木為椽,不剪茨而列墻,是遵何德哉?蓋黃君樂善為懷,既能袖然倡首,而諸君樂善不倦,亦皆翕然相從故。銴石避地,不日而亭功告竣,則同心之徳種于斯矣,況其地坦然結(jié)于莽蒼之中,逶迤起伏,良田萬傾,前有小雙鬟拱之,行不數(shù)武,平畦鳴漱,又有環(huán)村煙火,亭之勝概亦足紀者。雖無崇山峻嶺之險,茂林修竹之奇,而觸風雨冒寒暑,負者倦于途,行者休于樹,佝僂提攜往來不絕者,咸樂得來往以為幸,則是亭之有裨于人也,不幾種德無疆乎?昔錢塘王復(fù)之作種德亭也,木老德熟之詩,至今猶稱誦弗衰,余以因是名亭者,非謂襲而取之,聊以志樂善之不朽云耳。閱者,其鑒諸人。

邑庠陳道子衡甫敬撰。

 

下圖是老鴉山亭。該亭位于郴州北湖區(qū)保和鎮(zhèn)頂上村與長坪村交界附近,東邊為老鴉山,西邊為大嶺山,古亭就處于兩山間的大嶺山山腰以下的位置,有四條石板古道在這里交匯,并且在路口位置立有指路碑,路碑面向保和墟的來路方向,從這里沿古道到保和墟約有十來里的路程。1934年11月13日,紅三軍團及中央干部軍團一部,萬里長征突破敵人設(shè)置的第二道封鎖線,經(jīng)過此地到達保和墟宿營。

路碑上刻有:左通頂上、安和;直通乘馬坪;直右通老鴉山、江口字樣。亭子附近還有一口用青石條圍砌而成的古井,可供往來行人解渴。在2008年通村公路修建以前,這里是附近村民往來各村走訪、趕集貿(mào)易、進城遠行、以及外來官客下鄉(xiāng)聞訪的唯一交通要道。

古亭坐南朝北,基座成長方形,占地兩百平方米左右,四周和中間由六根方型的巨型石柱支撐,每根石柱由上下兩部分構(gòu)成,呈正立方椎體結(jié)構(gòu),石柱底面半米見方,單件高度為一米七八不等,均為整體石料精雕細琢而成。在爆破技術(shù)還不發(fā)達的古代,能采取到尺寸如此巨大的石料,實屬不易。

兩根上百年的古木構(gòu)成亭子的橫梁,每根橫梁由數(shù)根橫豎大小不等的木料,經(jīng)過榫卯有序架構(gòu)成三角形垛子,垛子橫架在三組石柱上面,再用檁子椽皮組合連接形成雙斜坡亭脊,上面覆蓋青瓦。墻體則為青磚石塊壘砌。亭子內(nèi)部墻角有石墩,石墩上面橫架有粗壯的方木,供往來行人休息安坐。

 

該亭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古亭序文如下:

《六帖》云: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亭:古制也。郴屬楚尾,山行多而最宜亭。吾境乘馬坪之下至老鴉山之旁,實為往來孔道,夏則最日爍心,冬則寒風刺骨,詒春秋間,暴雨不時霏止息,行人苦之。前人雖種樹三株,而欲亭不果。今幸矣!仿乎興帖之所云,而亭作工竣,特即,其亭之創(chuàng)而路之因興,夫倡導樂施者之姓字而序之。

里卷李松泗英堂焉敬記

道光二十季歲庚子季冬月  吉旦

 

亭柱石刻三幅對聯(lián):

1、秀勝三株樹;薰迎四面人。

2、若思成仙去;須看放鶴來。

3、安安坐坐;緩緩行行。

 

下圖色該亭附近的水井:

 

下圖是安和街道下風附近的“三星亭”,該亭建造于清嘉慶二十年(1815)。與其她古亭不同的是,該亭系先輩謝大思老人個人出資,兒子謝德芬組織建造。古亭建造在南北向的石板古道上面,墻體為石塊青磚壘砌。進出門洞為湘南民居特色的馬頭墻樣式,門洞上方均石刻有“三星亭”三個大字。目前,古亭結(jié)構(gòu)基本完好。從亭記內(nèi)容可知,該亭周邊原來還有一座晚香亭。

刻有亭記的青石板鑲嵌在亭里面的墻壁上:

 

三星亭記

 

 

昔韓魏公云:莫道老圃秋容淡,為愛黃花晚節(jié)香,后人因有晚香亭之建。余雅慕魏公之為人深莘,建亭者與余有同心也。余境麻田嶺岡,為通衢,為要沖,其地磴懸千仞,坡疊萬重。左有佳木郁秀,右有清泉泊來。熙熙攘攘者,至此輒就息焉,一旦滛雨烈風,則憂然,    行路棲遲無所,余甚憫焉。爰是出,貲諏日,鳩工砌石,建亭于其上,修其路之,崎嶇峣崅,浹辰而工告竣,都人士以,行人便之。因方之長公,喜雨次公,快哉焉。且愛我者尤有無窮之愿,謂一笠之遮,榮膺五代,一楫之渡,報及三元。翁今以古稀之年,掌此盛舉,雖修德者,不求報,而天之報施不爽,行見竇氏之五桂齊芳,于公之駟馬大興。胥于是亭卜之,翁之福祿與壽又豈可量,當名之為三星,與晚香爭烈矣。余遑然謝曰:何敢!當不過聊紓行人風雨之苦而已。而愛我者之愿益堅、請益力,遂號亭為三星云。

 

職員謝大思建

男國學德芬

 

大清嘉慶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日吉旦

 

 

 

下面是郴州杉山嶺村附近的雙秀亭

下圖是郴州安源村附近的下關(guān)橋亭

 

下圖是郴州南岸村附近的石泉亭碑刻《石泉亭記》(局部)

 

石泉亭記

 

古者“五里短亭,十里長亭”。為大道之旅舍,便過客所回集。雨雪猝至,幸遮避之有方;勞役頻臨,喜偃息于得所。況南北要衢,行人前馳后騁,上下通徑,四民此往他來。故求我庶士,同心募化,伏彼仁人合志樂捐,擇地山水之間,建亭石泉之處。招石師而鞭石監(jiān)柱,請木工而斫木安梁,結(jié)構(gòu)乘時,玲瓏妖嬈,不日成之。宜勒刻昭夫好善,功告竣矣!知永遠賴其樂施,免昔日雨雪寒暑之恙,無泛前辛苦愁怨之聲。

后則天生石崖,觀望寄語有佳趣;前竟地涌泉水,默契消渴動歡心。有石在山,山下出泉,惟泉之水,水生于石,正泉可甘,而石可娛洞足當,而泉足羨也。因名其亭曰:“石泉亭”。

崖下路亙千秋,道遵蕩平之盛;坦前洞歷萬載,田成錦補之文。或祥立亭內(nèi),暢怌攸殊;或序坐亭內(nèi),出當各別。怪石峨峨亭籍,石生輝光;清泉涓涓亭清,泉永澤沛。參差傍石,微風弄響,流香在亭之中;潤溉井泉,紅日龍煙,增光滿亭之上。游人之多,興致勃發(fā),景物之美,四怡心神。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尺工所石,惟畫者覽者,各自得之。伴石依泉,亭真神奇也哉?;腥缒形逸?,放情山水泉石,不欲零落于荒煙野漠無間耳,亭以人傅,詞緣景超,援筆而為之記。

 

沃土羅柴山撰

 

 

下面是郴州飛天山景區(qū)附近的天命亭中石刻的對聯(lián):

 

 

除了建亭,古人也常于交通要道的道路邊植樹,在樹蔭下放置一些石墩,用于行人休息安坐,以彌補涼亭的不足。下圖路邊的古樹石楠,有上百年的樹齡了,這就是先人們種植的用于行人休息遮陽用的。

現(xiàn)在,通村公路四通八達,快捷的公路交通方式,減輕了人們肩挑背扛和長途跋涉的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改善了山區(qū)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狀態(tài),縮短了人們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這一切可以用歷史性的巨變來形容。公路交通的出現(xiàn),讓古老的石板路、古涼亭,往日人流的密集喧囂不再,她們正不斷地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他們代表的山里交通過去的那段歷史,卻是永遠抹不去的歷史記憶。

 

 

自我簡介:黃伍林,男,筆名:林都山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郴州市詩詞協(xié)會副會長,《郴州詩韻》常務(wù)副主編。

聯(lián)系地址:423000  郴州市燕泉路67號(郴州監(jiān)獄)

聯(lián)系電話:13975700778,0735—21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