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蓬
隨風打滾的離別草


文章出自:博物 2011年第10期 作者: 王辰 

標簽: 草木莊園   

飛蓬的花比較細小,并不起眼;花開過后,生有白色絮狀毛的果實成熟后,被風吹得聚集成團、在地上滾動,風更大時會被吹得漫天飛揚。如今在城市中,飛蓬依然是不起眼的常見野草。

黃帝仿生學

早在上古時,某個部落里,有位年輕人正盯著一叢野草,呆呆地看得出神:那野草的果實細小,生有黃白色的毛,看上去就像一團亂絮;許多絮狀白毛聚集起來,湊成一個大球兒,在風的吹拂下滾動著前進。那年輕人如有所悟,忽然想通了一個道理—打著滾兒向前走,會不會比較省力?于是他幾經鉆研,嘗試過如同馬戲團海獅表演一般踩著石球前進,嘗試過擁抱著圓柱形的樹干滾動,終于他有點厭煩了,覺得,球形太羅嗦,不如扁片兒的圓形節(jié)省材料。于是,在野草團的啟迪和不斷嘗試的雙重作用下,這個偉大的上古人氏,發(fā)明了最原始的車轱轆,并繼而拼湊出了車的形狀。他沉溺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歡樂中,決定用構成車的橫木和直木作為自己的名字—他自稱“橫木直木氏”,翻譯成古語,就是“軒轅氏”,也就是后來赫赫有名的黃帝了。

黃帝的仿生學發(fā)明,模仿的對象是一種叫做“飛蓬”的野草。這故事很可能是后人杜撰出來的,史書上所謂的“上古圣人見轉蓬始為輪”。雖然有歌功頌德的嫌疑,但飛蓬打滾兒的特性和車輪的誕生,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

責任編輯 / 王辰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