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
高坡蔓染草 血色浴紅衣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9期 作者: 王辰 

標簽: 草木莊園   

茜草,古名茹藘,又有地血、西天王草等別名,生于路邊草叢、灌叢、山坡,產(chǎn)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地。茜草莖細長,常生有微小皮刺,葉4枚輪生,心形,具長葉柄,聚傘花序,花小,淡黃色,果實球形,成熟時紅褐色。茜草根莖入藥,具涼血、止血、祛瘀之效。

東門美女佩紅巾

先秦春秋時鄭國的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西南二門為河水環(huán)繞,故而游人多聚集于城東門外。春光和暖,雜花生樹,出游踏青的青年男女絡(luò)繹不絕,其中多有一見鐘情的艷遇發(fā)生。東門外美女如云的情景,亦被寫入了民間流傳的詩歌:“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縞衣茹藘,聊可與娛。”這既是彼時的情歌,又并非濫情無度——縱使東門外有無數(shù)美女,卻并無人能知我心憂,唯有那位白衣紅巾的少女,才可使我歡欣。詩中茹藘,讀作“如驢”,是一種蔓延之草,可用作染料,所制絳紅色幔巾,是彼時民間未嫁之女的標準裝扮。

新鄭城東,茹藘之草甚多,往往生在山坡之上。熱戀中的女子思慕情人,也以此草比興,作歌曰:“東門之墠,茹藘在坂。其室則邇,其人甚遠。”歌中大意為:東門之外地勢平,旁邊山坡茹藘生;戀人家近在咫尺,戀人心遠在天邊。這是女子的抱怨,亦是女子的思念。兩首歌曲均被后人收錄于《詩經(jīng)》之中,因是流傳于平民百姓之間的詩歌,故而詞句中才會提到茹藘—在先秦時,這是平民才會使用的染色原料。

責任編輯 / 王辰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