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
色黃作染料 味苦入藥方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張瑜 王辰 

標簽: 草木莊園   

黃檗,古名蘗,又名黃柏、黃波欏,產(chǎn)于我國東北、華北,以及華中、西北部分省區(qū),生于山間林中、山谷河岸。黃檗為喬木,高常十余米,樹皮外部灰色,內(nèi)部鮮黃色;羽狀復(fù)葉,小葉5~13枚;花小,黃綠色,聚集為圓錐狀聚傘花序;果實球形,成熟時藍黑色。黃檗樹皮入藥,具清熱解毒瀉火之效;木材可制家具、軟木塞;植株也可栽種用作遮陰、觀賞。

食蘗不解離恨苦

終于考中進士的白居易,滿懷心事地回到了家中。十年之前,未至弱冠之年的白居易,因父親上任舉家遷至符離(位于今安徽宿州),自此鄰家女孩湘靈便一直伴隨左右。湘靈既知詩書,又通音律,長久往來,令白居易為之傾心。此番回家,白居易向母親正式提出迎娶湘靈。然而白母卻因兩家門戶不同堅決地反對。

白居易百般勸說無效,便將自己關(guān)在書齋里頭,既不出門,亦不飲食。白家人只得暗請湘靈前來,隔著房門勸解。湘靈勸白居易稍進水米,卻聽得白居易幽幽言道,只取蘗木樹皮與青梅來吃便好。湘靈叩問這兩樣物件所指為何,白居易便輕聲吟起了長詩:“食蘗不易食梅難,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別之為難,苦在心兮酸在肝……”蘗樹皮味苦,只合入藥,青梅之味,則甚是酸楚。白居易以此二者,比喻此刻心境。這首長詩名為《生離別》,末尾幾句,可謂白居易心中淌血的悲嘆:“生離別,生離別,憂從中來無斷絕。憂極心勞血氣衰,未年三十生白發(fā)。”——彼時白居易二十九歲,頭上已生出不少白發(fā)。民間流傳著他與湘靈的悲戀故事,稱那一頭白發(fā),便是因相思與絕望而生出的。后來白居易當然沒有啃食蘗木樹皮,也終未能與湘靈成親,只有那份悲苦,在他心中綿延了數(shù)十年,融入了多首詩作之中。

責(zé)任編輯 / 王辰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