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吃魚的“沙地”

    印度尼西亞的四王群島,處于亞洲與大洋洲的交界處,這里是世界最頂級的幾個潛水勝地之一。曾經(jīng)有人在這里潛了一次水,就記錄了284種魚類,不管對于海洋生物還是潛水者,都算得……

    出自:2014年第12期

  • 森林家譜 西雙版納博物旅行

    西雙版納是我國最著名的熱帶雨林保護區(qū),由勐養(yǎng)、勐侖、勐臘、尚勇和曼稿5個子保護區(qū)組成,今年6月,我們在這里開啟了一次博物探索之旅,它是怎樣一個繽紛的生命世界呢?

    作者: 榮昕  鄭洋   出自:2014年第12期

  • “涇渭分明” 兩水交匯的風(fēng)景

    “涇渭分明”這個成語描述的是一道風(fēng)景:涇河與渭河交匯處,兩水一清一濁,清晰的分界線綿延數(shù)里,蔚為壯觀。這種風(fēng)景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不過它們的成因并不只是水清水濁那……

    出自:2014年第12期

  • 廣西海灘尋鱟

    模樣奇葩的鱟走過了4億年的歲月,至今仍生活在中國海域。但現(xiàn)在大部分人除了在飯館、餐廳見過它,對其生活現(xiàn)狀基本一無所知?!恫┪铩穪淼搅藦V西北海,探訪這里的野生鱟。

    作者: 嘉楠   出自:2014年第11期

  • 來自地下的珍寶 中國著名 “美礦”

    山東昌樂,遍布低山、丘陵,植物也不太豐茂,隨處可見裸露著巖石的山體。如果只談風(fēng)景,這里并不算太美,不過山壁上一排排、一束束的石棱柱,猶如人工雕刻一般,倒也頗為壯觀……

    作者: 楊帥斌  李晨暉   出自:2014年第11期

  • 太行山尋寶 采集礦物標(biāo)本親歷記

    潮濕的空氣在礦洞中彌漫,借助手電的光,我們摸索著濕漉漉的巖壁緩慢前行。微弱的光無力刺破深處的黑暗,四周巖壁似乎在無聲地壓迫過來,感覺也許在下一秒鐘,頭頂億萬噸的山……

    出自:2014年第11期

  • 礦物標(biāo)本 綻放的石之華

    億萬年來地質(zhì)運動造就的礦物,與動物、植物并列為博物學(xué)三大傳統(tǒng)研究領(lǐng)域。礦物雖無生命,可作為貨真價實的“自然結(jié)晶”,礦物標(biāo)本自身之美就千姿百態(tài)、絢麗多彩。而要說起對……

    作者: 何全  李晨輝   出自:2014年第11期

  • 鳥蛋傳奇續(xù)篇 孵蛋期間的鳥爸鳥媽們

    對鳥類來說,生下蛋只是繁殖起步階段,如何讓蛋孵出小鳥才是更為重要的過程。親鳥們孵蛋遠遠不只往窩里一趴那么簡單,要合理分工、加熱保溫,還要翻動晾曬、應(yīng)對敵害,最終確……

    作者: 海泉   出自:2014年第11期

  • 活的“地衣石頭”

    金斑鸻喜歡在河灘、湖邊等地活動,這些地方一馬平川,它們只好在沒遮沒擋的平地上筑巢。為了不讓天敵發(fā)現(xiàn),它們的巢材選用周圍的枯草簡單鋪墊,毫不起眼。而蛋殼上則布滿了褐……

    作者: 嘉楠   出自:2014年第10期

  • 生漆 “古代塑料”興衰記

    漆液剛流出時呈乳白色,凝固后變?yōu)樽丶t,久放又會氧化變黑,“漆黑”一詞就來源于此。再添入古代最常見的顏料——朱砂,就成了紅漆。歷史上的漆器,大多就以黑、紅兩色為主?!?/p>

    作者: 張彤彤   出自: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