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鱷魚頭骨 大嘴吃八方

    下海游泳怕鯊魚,而去熱帶河湖沼澤探險,最讓人害怕的就是鱷魚了。多年來,鱷類一直扮演著淡水伏擊者的角色,從它們的頭骨上,處處能看到對這種捕食方式的適應。

    作者: 盧路  何全   出自:2018年第07期

  • “寶葫蘆”制作秘笈

    常見的各種瓜,大多屬于葫蘆科。而葫蘆科的著名成員——葫蘆,反而很少被視為瓜。因為它較少用于食用,而是用作容器。神話傳說中,寶葫蘆是神仙的常見標配。它們能裝仙丹,裝……

    作者: 蘇義   出自:2018年第07期

  • 甜瓜甜蜜的進化

    但凡有人的地方,往往少不了甜瓜。它從非洲走出,在兩河文明發(fā)揚光大,一直到今天,成了我們愛吃的醬瓜、哈密瓜、伊麗莎白瓜——所有這些都是一個物種:葫蘆科、黃瓜屬的甜瓜……

    作者: 阿蒙   出自:2018年第07期

  • 它們是不是南瓜?

    去飯館點個蠔油南瓜,萬圣節(jié)做個南瓜燈,買幾個觀賞南瓜在桌上擺著……這些廣義上的南瓜,細摳起來,未必是嚴格意義上的南瓜,而是分屬南瓜、筍瓜、西葫蘆三個物種。它們都屬……

    作者: 沙漠豪豬   出自:2018年第07期

  • 中華穿山甲

    這是一座假想的公寓。公寓里的住客,都是我國的野生動物,有特有種類,也有珍稀瀕危的種類,他們共同的特點是:萌萌噠。每種動物一個房間,按照它們原本的生境來裝修布置。我……

    作者: 王辰   出自:2018年第06期

  • 大豆 “蛋白魔術(shù)師”變身記

    今年春天,中美兩國一度鬧起了貿(mào)易爭端。在被當作“貿(mào)易戰(zhàn)關鍵武器”的商品中,除了飛機、芯片和鋼鐵,還有看似普通的大豆!在現(xiàn)代中國人的餐桌上,大豆似乎只是可有可無的配……

    作者: 語泰  何全   出自:2018年第06期

  • 戰(zhàn)爭之神

    在人類歷史上,戰(zhàn)爭是個經(jīng)久不衰的命題。為了取得勝利,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要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神明也是其中之一。不同文明的戰(zhàn)爭之神,助戰(zhàn)方式也各不相同。

    作者: 韓梟揚   出自:2018年第06期

  • 附浮石廣東石蟹 石能浮水蟹能化石

    一個是能漂在海面的石頭,一個是化為石頭的螃蟹。它們被聶璜畫在了一起。難道它們有某種不為人知的聯(lián)系?

    作者: 嘉楠   出自:2018年第06期

  • 鴕鳥骨骼 解讀“不像鳥”的第一大鳥

    鴕鳥是世界現(xiàn)存第一大鳥,卻只會在地上跑,根本飛不起來。不過,如果你以為鴕鳥只是因為身體太重才不會飛,那就冤枉它們了——鴕鳥的整個身體結(jié)構(gòu),就不是用來飛的!這期咱們……

    作者: 盧路   出自:2018年第06期

  • 哀牢山尋巢記

    2017年4月,鳥類生態(tài)學博士胡運彪來到云南的哀牢山自然保護區(qū),協(xié)助朋友開展一些鳥類繁殖監(jiān)測的工作。時間只有3天,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搜尋鳥巢,將鳥和巢對號入座,以便之后持……

    作者: 胡運彪   出自: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