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雙方一旦達成協(xié)議,當場就完成現(xiàn)金交易。
一旦礦區(qū)有大塊原石出現(xiàn),村里會及時貼出拍賣公告,公布拍賣會的時間、地點。
處處受捧的血石 從深山礦洞進入 藝術(shù)殿堂 2007年11月3日,玉巖山某礦洞前聚集了30多位競拍的買主。
大型原石出洞 近年難得一見的情景 玉山村是離雞血石礦區(qū)最近的村子之一,這里70%以上的村民從事著與石頭有關(guān)的工作。天剛蒙蒙亮時,一群村民們就排著隊進入礦洞開采石頭。2012年6月1日,一塊重達600多公斤的雞血原石被挖到,礦主雇了8個工人小心翼翼地將石頭運下山去。礦主介紹說,隨著雞血石資源臨近枯竭,這樣的大型原石一年只能出現(xiàn)幾塊。
荒蕪的山坡 雞血石瘋狂開采 帶來的災難 經(jīng)過長年累月開采,一車車從礦洞里拉出來的石渣,把玉巖山的山坡覆蓋得滿目蒼黃,本來遍地披綠的山坡,如今已看不到成片植被。作為世界上雞血石的兩個主產(chǎn)地之一,玉巖山從上世紀80年代起,便被“石商”、“石農(nóng)”長期占據(jù)。這些尋石的人對山體進行了地毯式的掠奪性開發(fā)。上百條溝壑縱橫交錯,地面上隆起了數(shù)十個因堆放石塊和泥土而形成的“坡”,遠遠地看去,那里仿佛覆蓋著一張巨大的蜘蛛網(wǎng)。
2007年11月3日,浙江西部臨安市大峽谷鎮(zhèn)的玉巖山(原屬昌化縣,后并入臨安縣,今屬臨安市)下,開采雞血石的礦洞前一大早就擠滿了人群,他們多是石頭收購商。一塊石頭剛剛被采出,就吸引了眾人爭相觀看。像圖中這樣體積比較小的原石毛料,往往隨采隨售。對于成色較好的石頭,買家往往會搶著觀看。有經(jīng)驗的行家僅憑觀測原石外表,就可以預先判斷剖開后的品相如何。
近些年,能在礦洞里找到帶有絲絲紅色的石頭,就已經(jīng)讓礦工們?nèi)绔@至寶。
2007年11月24日,礦工發(fā)現(xiàn)了一塊成色不錯的原石,馬上激動地用水來回清洗,并仔細加以鑒別。
狼藉的礦山 遙望著富起來的村莊 幾乎每個出沒在浙西玉巖山的人,都渴望在那里得到一塊色彩濃艷的雞血石。為此,“石農(nóng)”們常常冒著生命危險去開采這稀世罕見的石頭,“石商”則在原石賭博中壓上全部身家。天色向晚時,喧囂暫時停下來,讓山村迎來難得的清靜。攝影師此時站在礦山之巔眺望,樓房林立的玉山村盡收眼底。山中的石頭成為當?shù)厝税l(fā)家致富的重要來源之一,讓玉山村進入當?shù)厥着靶】荡濉毙辛?。面對幾乎要被掏空的玉巖山,因石而瘋狂的畫面或許不會持續(xù)太久。
黃昏暴風里,收線的海員迎著海浪作業(yè) 遠洋延繩釣漁船的主要作業(yè)就是放線和收線。每天太陽快落山時,漁船開始收線,整條船開始進入一天中最繁忙的時段。陣陣大浪打上作業(yè)漁船的甲板,帶來疾風驟雨般的猛烈沖擊。穿著悶熱雨衣的船員要連續(xù)工作8小時,被海水和汗水浸透后,全身又濕又黏。
近海無魚,漁民不得不去遠洋搏命 舟山漁場等近海漁業(yè)資源枯竭后,附近漁民陷入無魚可捕的境地,所以他們不得不冒險到更遠的海域去。2011年12月28日,一艘遠洋漁船從舟山港啟航,行駛一天一夜后進入公海。船艙外,海浪不時打上甲板,涌入船窗。隨著遠洋船一路向東,海水顏色越來越藍,風浪也越來越大。
數(shù)十個日夜煎熬,29號遠洋船迎來了大魚汛 2012年1月3日,攝影師李頎拯跟蹤拍攝的29號延繩釣漁船開始收鉤,長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青干金槍魚以及鰹魚、旗魚等陸續(xù)被捕獲。這次捕獲的金槍魚小的有20多公斤,大的多在70公斤以上,最多的一次有200多條魚進艙。剛釣上來的魚,要立刻進行分類清理,快速處理后放入可以保鮮的超低溫(-50℃以下)冷庫。
桅桿掛彩旗感謝大海賜予的厚禮 經(jīng)過20多個日夜狂風暴雨般的洗禮,到了2012年1月26日,29號漁船終于迎來了一次不小的豐收。這天,海面風平浪靜,天空艷陽高照。這時,甲板長爬上了前甲板的桅桿,在上頭掛上一面小彩旗。這樣做有兩個用意:一是為了慶祝昨天的豐收;二是為了向大海表示感謝。
冰凍后的大魚就像一塊塊堅硬的石頭,容易砸傷手腳,所以海員在工作時要處處小心。一旦有漁船滿艙,大型運輸船會適時前來接應(yīng)。
圖為一間廢棄的房屋內(nèi)漁民留下來的床和其他家具。
漁民離去20多年之后,有游客來探訪后頭灣 由于荒廢太久,整個后頭灣被郁郁蔥蔥的藤蔓植物所覆蓋,這種像是被大自然回收的美景吸引了一批游客的到來。圖為一名游客路過一間廢棄的房子,想要一探究竟。
圖為一個漁家女在等待漁船歸來,承載著家庭希望的漁船,還能跑多遠,還能堅持多久?
如今的嵊山島人口越來越少,已經(jīng)留不住年輕人 自古以來,漁場與漁鎮(zhèn)密不可分,漁場旺,漁鎮(zhèn)興,反之亦然。據(jù)當?shù)厝私榻B,上次人口普查嵊山島有8000多人,而十年前嵊山島的人數(shù)是13000人。如今的嵊山島,已經(jīng)無法為年輕人提供一條像樣的出路,島上剩下的幾乎都是老年人和中年漁工。圖為無所事事的漁工們坐在廢棄的漁船里聊天、打牌。
造更大的船,去更遠的海,承載著希望的漁船,卻一次次失望而歸 在我國,近海無魚已成不爭的事實。人跟魚走,造更大的船,去更遠的海,已成為漁民的最后選擇。圖為漁民們在分揀漁獲,但遺憾的是,有價值的經(jīng)濟魚類越來越少,不到2厘米長的小魚占了一大半以上。
嵊山漁場曾是舟山漁場的中心 嵊山島是我國大陸最東的人居島,島的陸域面積只有4.22平方公里,但海岸線總長卻有19.26公里,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捕撈基地。作為東海舟山漁場的中心,嵊山漁場曾與黃海石島漁場、南海萬山漁場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漁場”。但如今,隨著漁業(yè)資源的衰退,越來越多的漁村開始破敗。圖為將要出海的漁民,他們背后是無人村后頭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