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骨泥墻沖不倒,茅草屋頂料好找 高大的熱帶樹木,遮蔽著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xiāng)洪水村的金字型茅草屋,因為植被豐富,黎族民居都以藤條搭房骨架,泥糊墻,茅草和樹枝做頂。攝影/宋國強
圖為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的船型屋,也屬于黎族民居。遠看小屋低矮,其實它們的層高有將近3米,金字型屋頂的兩端用藤條搭成不封閉的網,便于空氣對流,屋里非常涼爽。由于地處海南中部的山區(qū),受臺風影響不大,所以茅草屋最大的敵人不是臺風,而是蛀蟲。不過因為生火燒柴的煙可以驅蟲,一般每兩年修補一下,茅屋可以居住10年甚至更久。攝影/宋國強
圖中的年輕母親是2009年嫁到村里的漢族人,以前從來沒有住過茅草屋的她對記者說,在這里住了大半年,感覺很開心,很習慣。攝影/宋國強
戶主 黎貴盛38歲從事海水網箱養(yǎng)魚妻子 盧三妹36歲從事海水網箱養(yǎng)魚長子 黎玉良19歲從事海水網箱養(yǎng)魚 初中文化 次子 黎仁廣18歲從事海水網箱養(yǎng)魚 高中文化長女 黎雪珍8歲小學二年級學生全年約18萬元
“海男”往何處走?他們自己也想得到答案 每當夕陽西下,海潮退去,趙述島上72歲的麥運潘老人便來到淺海的礁盤上,腰間系一根繩子,拖著一個漂浮在海上的筐子,一邊行走一邊撿螺,他在“行盤”。行至水深處,他的行走會變成潛入水中,有時他也會用漁槍去刺水中的魚。他是島上年齡最大的漁民,如今,比他小一輩的漁民也已接近暮年,他們也不確定,傳統的捕撈技藝和生存方式還能在他們所熱愛的這片海域存活多久。攝影/宋國強
圖為西沙群島七連嶼最南部的南沙洲,其基座的巨大礁盤就是“海男”們勞作的家園。攝影/宋國強
南海的水下有一群“海男”他們來自潭門 潛入水中捕撈魚蝦、撿拾貝類是海南漁民千百年來練就的獨特技藝,將這項技藝發(fā)揮到極致的非潭門漁民莫屬。對于潭門漁民而言,南海中那些清澈得一眼便能望見底的珊瑚礁礁盤就是他們耕作的田地。以海為生,與海為伴,一代又一代的潭門人闖南海,成為在水下打拼謀生的“海男”。鏡頭前這位“海男”名叫符名崗,潭門鎮(zhèn)草塘村委會文教村人,在西沙趙述島駐島十余年,40歲的他和哥哥出海作業(yè)已有20多年,兩兄弟都是島上有名的潛水捕魚高手。攝影/宋國強
不僅在陸地上有所體現,海上的地名中也昭示著“國家原點”的存在 中國人心中的“國家原點”,不僅在陸地上顯示為東北地區(qū)、大西北、東南沿?!@些方位區(qū)域的記述中,在海洋中也有所體現,比如東海、南海。我們以東海、南海為這兩片海域命名,其中也隱含著對“國家原點”的認可,也是從以中國、中原地區(qū)為中心的視角出發(fā)的。圖為漁民們在南海作業(yè)。攝影/宋國強
西沙群島七連嶼的北島上,僅有不到10位村民,他們成立了一個海龜保護站,站長黃宏波被稱為“黃島主”。一些海龜蛋坑在高潮線以下,保護站的工作人員會將龜卵轉移進行人工孵化,待孵化的稚龜長大一些再將它們放歸大海。如今,七連嶼和臺灣蘭嶼等島礁,已經成為我國綠海龜產卵種群的最后庇護所。有了法律法規(guī)的保護、科學的手段和公眾保護意識的提高,這些美麗海洋生物的明天就有希望。攝影/宋國強
如今,我國綠海龜的主要產卵場限于七連嶼的北島(攝影/宋國強)以及臺灣東部的蘭嶼等地,這些產卵場的共同特點是遠離陸地,較少受人類干擾,成為我國綠海龜種群繁衍的最后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