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3000年前的東周器物,發(fā)現(xiàn)于河南,收藏在臺北。它們在亂世中出土、遷徙、沉寂,其華灼灼,其聲卻渺渺——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至今難以得見。
我們無法坐在兩千年前的殿堂里,與楚人共享絲竹之樂,但考古發(fā)現(xiàn)卻給了今人一個探尋“南音”的機(jī)會。與中原雅樂有別的“南音”,究竟有何獨絕之……
1972年,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幅T字型帛畫,全長2.05米,覆蓋在最內(nèi)層的棺蓋上。它的作用類似于遺像,在送葬時把它高舉在整個隊伍的最前列,向周鄰以……
兩周時期,以禮治天下,而禮的核心即是“定名位,息紛爭”。名位又主要依據(jù)爵秩等差來體現(xiàn),不同的爵位被限定使用相應(yīng)的禮器、服飾、車馬等,冠……
吳國公室——“兄終弟及”的孝悌典范;楚國公室——惟楚有才,肇始于斯。
1987年初,湖北荊門包山2號墓出土了一件有著完整彩繪圖像的漆奩。根據(jù)考古報告可知,此墓的主人是楚昭王的后裔、左尹邵佗。而這件漆奩上描繪的正是……
“趙氏孤兒”的故事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在《韓世家》與《趙世家》中,將趙氏滅門的時間鎖定在晉景公三年,而罪魁禍?zhǔn)讋t指向晉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