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面銅鼓代表一個“江略”,漢譯為鼓社。苗族鼓社是由共同源于一個男性祖先而結(jié)合起來的,集祭祀、親屬、政治、經(jīng)濟與教育為一體的氏族外婚制集團。苗族還生活在江漢地區(qū)時就開始“立鼓結(jié)社”,按姓氏“立宗立社”、“立村立寨”了。傳說西遷時每個宗支(每個氏族)都置有一個木鼓,敲鼓前進以作聯(lián)絡(luò),避免掉隊。遷到新的地方又按宗支“立鼓為社”。苗族鼓社由四種不同的人組成。一、出身于本氏族的人;二、出身于其他氏族,但與本氏族男子結(jié)婚的婦女;三、不同宗族的人經(jīng)過一種特定儀式后被視為同族;四、本氏族所收養(yǎng)和接納的人。一個“鼓社”,除選有“果略”(即鼓頭)一人外,還選有“果敘”一人管祭祀,“果茄”一人管“禮樂”,“果當(dāng)”一人管各種會議的儀式和座次,“果扎”一人管祭祀中殺牛儀式,“果西”一人負責(zé)會議祭祀活動中安排客人食宿,“頂王”一人管保衛(wèi)安全,“頂?!币蝗斯苄姓畹南逻_,“珈乜場”一人管全社錢糧。以上頭領(lǐng),共稱為“鼓社九鼓頭”,由十三年一次的“鼓社節(jié)”(也有提前或推遲的)的全體社員大會選舉產(chǎn)生。

千般姿態(tài),萬種風(fēng)情的苗族

銀飾是苗族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明代郭子章《黔記》和翟九思的《萬歷武功錄》就有苗族“以銀環(huán)、銀圈飾耳”的記載。黔東南苗族婦女,頭戴銀花,項戴銀圈,“以多為富”。湘西和黔東北苗族婦女也是“耳戴大環(huán),項戴銀圈自一二圍以至十余圍”。苗族人民喜愛銀飾,視之為財富、地位、智慧、勤勞、吉祥、美麗的象征。銀飾的衣飾有:銀片、銀泡、銀鏈、銀扣、銀鈴、銀釘、銀吊牌、銀腰牌、角披肩等;頭飾有銀冠、銀角、銀簪、銀扇、銀釵、銀梳、銀花、銀發(fā)箍、銀耳環(huán)等;胸飾有銀項圈、銀壓領(lǐng)、銀鏈、銀鎖、銀吊片、銀項鏈等;手飾有手鐲、手圈、手鏈、手釧、戒指等。苗族銀飾佩戴之講究、繁縟、多樣和豐富,尤以黔東南為最。著名的雷山縣西江、臺江縣施洞苗族盛裝不僅繡飾色彩艷麗,繡工精致,花樣繁多,而且佩戴的銀飾達到五六十件之多,件件都是精工之作。姑娘們身著盛裝時,頭戴銀角、銀冠,胸戴銀壓領(lǐng)、銀項圈,身披銀衣銀片,手佩銀鐲銀戒,總重量竟可達三四百兩,行動起來顫顫巍巍,華貴非常。苗族源自上古東方夷人,東方夷人以鳳、鳥為圖騰。苗族以鳥(鳳)作為銀冠的形制主體,集中體現(xiàn)鳥、鳳圖騰崇拜的意念。苗族銀冠正面,將“雙鳳朝陽”造型放在主體位置,置于“二龍戲珠”之上,銀冠的頂部還插有一只大銀鳳鳥,兩側(cè)是2—4只小鳥,其意就是百鳥朝鳳。銀冠上的銀牌也多有鳥的圖案。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上的雙鳥朝陽紋,同現(xiàn)今黔東南苗族銀冠以及蠟染上的雙鳥朝陽紋是一模一樣的,這絕不是一種偶然。

千般姿態(tài),萬種風(fēng)情的苗族

苗族的家庭是按照一個“干基督”(火炕)來計算的?!案苫健蓖ǔTO(shè)在一個家庭的中間,便于家人燒火、煮飯和取暖。在苗族有關(guān)家庭的觀念或制度中,一個家庭的存在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房屋及財產(chǎn),一個家庭至少要有自己的房屋、衣物、耕牛、農(nóng)具及部分土地等;家名,家庭要有自己的名稱,通常是以父親或丈夫的名字來命名,如父親或丈夫的名字叫“雄久”,家名就叫“雄久基”(“基”是家庭);家庭成員,一個完整的家庭,至少包括一對夫妻及其子女;這些成員必須在一個“干基督”吃飯。如果已經(jīng)分居,不在一個“干基督”吃飯,即使是父子母子、骨肉同胞,也不能視為一個家庭。因此,苗族把單身者或父母雙亡未結(jié)婚的同胞生活在一起的,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只要在一個“干基督”吃飯,都視為是這個家庭的成員。苗族個體家庭通常是由丈夫和妻子及其子女組成。兒子長大結(jié)婚后,一旦有了孩子,一般要與父母分居單過,另建小家庭。妻子太年輕,不能建立獨立家庭或者母親年老不能履行自己職責(zé)的情況是常見的;還有丈夫太小不能維持獨立的家庭,只能作為父親的助手,這種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如果父親年老不能單獨維持家庭的生存時,結(jié)了婚的兒子要留在父母身邊。如果系獨子,一般不與父母分開單過。如果弟兄幾人,父母一般與幼兒同住終老。

千般姿態(tài),萬種風(fēng)情的苗族

茅廬為穹的黎家居室 這是黎族賽支系一戶人家的民居室內(nèi)。黎族賽支系的民居較為寬敞,房屋的拱頂也較高,是黎族傳統(tǒng)民居中較為規(guī)整體面的。 圖中央煮食物用的火灶是黎族普遍使用的三石灶,即用三塊大石頭壘起左、右、前三面,形成一個聚火的合圍空間,上面放器皿。圖中的三石灶像是臨時的,標準的黎族三石灶,左右兩塊石頭的下半部要埋入土中,以便使用大器皿時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這左右兩石稱為“母灶石”。灶前選一塊無棱角而較平的石頭,置于地面上,可隨煮食器皿的大小而移動,被稱為“公灶石”。柴火從“公灶石”兩邊送進灶膛,灰燼則從兩塊“母灶石”間的后隙中扒出。石灶雖簡易粗樸,但合理、適用。 由于沒有排煙系統(tǒng),三石灶燃燒過程產(chǎn)生的熱度和煙霧在室內(nèi)自然升騰,使爐灶上方成為一個煙熏區(qū)。爐灶上方有一個固定的黑色置物架,平時多懸掛玉米一類的食物,也擱置酒曲等需要“溫養(yǎng)”的食物。當(dāng)捕回動物時,黎族人將動物洗凈剖成片狀,晾在架子上,或掛在架子的木鉤上,煮食物時順便進行熏烤,使食物可以保存較長時間,同時也使食物具有熏烤的風(fēng)味。因此,置物架也就是熏烤架。熏烤架的上方懸掛著兩排動物的骨頭——那是各種野生動物的下頷骨,有山豬的、狐貍的、野鹿的、豹子的、猴子的……凡是男主人所捕獵的動物,殺食后都會將下頷骨按捕獲的時間順序排晾在墻壁上。這既是男主人所獵殺動物品種、數(shù)目的記錄,也是男主人捕獵能力和榮耀的標志。 三石灶上的器皿,是黎族人以泥條盤筑的古老方法所制的陶罐。灶旁的幾個陶罐和缸,都是用這種3000年前流傳下來的原始手藝制作而成。爐灶后方的甕,用于儲鹽或腌制食物。陶罐上方的黑色長形物,是裝鹽的竹筒。水缸旁邊的木桶和黎族婦女身后的簡易木床,與漢地形制相似,它們應(yīng)是現(xiàn)代民族交融的產(chǎn)物。

秉承傳統(tǒng)的黎族

她們把族徽刻在身上 歷史學(xué)家和人類學(xué)家闡釋,文身起源于圖騰崇拜,是原始氏族部落圖騰信仰在人身體上刻烙的符號。黎族文身也被視為圖騰崇拜的遺存,但與一般古代圖騰崇拜不同的是,它普遍為女性文身,并且女兒文身的圖樣與母親相同。在黎族社會里,文身是母系氏族社會遺留下來的古老習(xí)俗,文身圖案是氏族的標志,黎族各支系文身的部位、紋飾各不相同。一般同一方言區(qū)文身的部位、紋飾大同小異,相似的文身圖案代表同屬于一個黎族支系,同時代表彼此同屬一個氏族,代表黎族內(nèi)部的血親關(guān)系。關(guān)于黎族文身的起源和原因,學(xué)界歷來觀點不一,有圖騰崇拜說、祖先賜圖說、美飾修容說、防止擄掠說、夫家配婚說等多種說法,至今無定論。按黎族的說法,文身是祖先定下的習(xí)俗,后代必須遵循,否則死后到祖先那里報到時,見不到特定的標識,祖先不認,無法歸宗,將成為終日游蕩于荒山野嶺間的野鬼。 這位只露出手和腿部的黎族女性屬于黎族美孚支系。美孚支系的文身圖案,在手腳上多呈長條形狀。過去黎族女孩在11至14歲期間,以母親為代表的女性家長會張羅著為她舉行文身儀式。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在現(xiàn)代文化與教育之軌鋪入黎族的山寨和村落之后,黎族女性文身的習(xí)俗逐漸消失了。

秉承傳統(tǒng)的黎族

推薦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