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漢全席里的滿漢關系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1年第03期 作者: 郭文鈉 

標簽: 北京   古代生活   歷史拾遺   文化符號   

對于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生物而言,食物只是出自果腹的需求,人類卻是一個有趣的例外。對人來說,進食是表達情感、與他人交往的重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們吃的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文化意義。這一切,在滿漢全席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
直到清朝末期,清宮筵席一直采取滿席——漢席分列的筵式,并遵循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其中,滿席分為六等,前三等分別用于帝后、皇貴妃、貴妃妃嬪死后隨宴,每逢元旦、萬壽圣節(jié)、冬至、皇帝大婚等慶典,方才使用四等滿席。圖上所示為乾清宮寶座臺皇帝宴桌。供圖/故宮博物院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浙江吳興人吳永正在延慶州懷來(今河北懷來縣)知縣任上,這位曾國藩的孫女婿大概從未想過,他和他所效力的大清王朝在這一年將會遭遇怎樣的變故。

這是舊歷庚子年的七月,占據(jù)了天津衛(wèi)的八國聯(lián)軍火速攻下北京。慈禧老佛爺帶著光緒倉皇出逃,京城亂作一團。國難當頭,距離北京一百多公里的懷來也是人心惶惶。時任知縣的吳永望著晦暗的天色,心情愈加低沉。這些天來,他和幕僚們整日相對而坐,氣氛沉悶。吳永不是唉聲嘆氣,就是借酒消愁。

責任編輯 / 郭婷  圖片編輯 / 張博開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