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也是文物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0年第06期

標簽: 文化遺產   大壩   

不要以為文物離我們很遙遠,也許你所居住的房子、他家附近的一道堤壩、我經常閑逛的街巷,甚至是某某村口的一株古樹都可能是文物。為此,我們特地甄選了這組精美的圖片,說一說這些出人意料的文物,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
海南儋州峨蔓鹽田
這是一片面積將近920畝的鹽田,除了常見的曬鹽田、鹵水池以外,大大小小、邊緣還泛著鹽花的硯式鹽槽給這里平添了些許書卷氣。村民們誰也說不清這片鹽田究竟始于哪朝哪代,但卻并不妨礙他們繼續(xù)沿用,以最原始的制鹽工序生產海鹽。他們肯定也想不到,平日里勞作其間的鹽田竟然也是文物。攝影/宋舉浦
江蘇興化垛田
“河有萬彎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描繪的就是清明前后的興化垛田,它以“文化景觀”的身份被新納入文物范疇。歷史上這里是由古潟(xì)湖逐漸淤積成的湖蕩沼澤地帶,在上游來水的沖擊、下游海潮的頂托下形成了高低錯落的水中土丘。先民們?yōu)榱说钟樗瑝就脸啥?,垛上耕種,便形成了垛田。 攝影/黃豐
四川犍為馬家坡水庫大壩
如果你去過四川犍為的石馬河,一定會被沿途的淙淙溪水、茂密樹林所吸引。走到石馬河的盡頭,你就會看到這座氣勢恢宏的水庫大壩,它也是農業(yè)文物的一部分。作為犍為縣城中現存77座興建于20世紀50?70年代的水庫之一,馬家坡水庫大壩也是那個特定時代“人定勝天”精神的寫照。 攝影/河川
北京798藝術園區(qū)
新銳藝術、舊廠房,這樣的碰撞便造就了798。大多數人只知道它作為藝術園區(qū)的價值,卻并不明了其文物價值:這些德國包豪斯式輕工業(yè)廠房,是建國初由蘇聯援建、德國工程師負責設計施工的。目前僅在中、德、美等國還有少數遺存,堪稱工業(yè)文物。細看之下,其單向拋物線薄殼屋面的確很有韻味。 攝影/米湯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