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膳 人生不可無湯食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7年第01期 作者: 彭霖倩 

標簽: 食錦談   古代生活   

水自天上而來,物由大地所生,合于一鍋,五味調和,就是聚天地精華于一體。煲湯就是煲人生。暖胃,暖人心。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看到一個人把帶苔蘚的石子兒放進山泉水里煮著喝,可千萬別當他是神經病,人家可是在煮一道美味的湯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這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所寫。無獨有偶,往后幾百年,南宋林洪也在《山家清供》里提到了石頭湯,說“味甘于螺,隱然有泉石之氣”。想來文人素來性好風雅之事,他們研究出了這種石頭湯也不奇怪了。

飯之在喉,非湯不下
“吃飯必喝湯”的習慣,在中國十分普及。圖為一鍋溫熱鮮香的紅棗蓮子雞蛋湯,豐富的食材和騰騰的熱氣,讓人食指大動(供圖/視覺中國)。
清代《太平歡樂圖冊》中所畫的“賣糖湯”,小販揭開蓋子,不用叫賣,糖湯香甜的味道就讓小孩子找來了(供圖/故宮博物院)。湯,老少皆宜,南北方都愛,真是中國人的大眾食品。

煲湯的奧秘

說起湯膳,在新石器時期,湯膳已經出現在古人的餐桌上了。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遺址,人們發(fā)掘出好些泥制灰陶繩紋釜,釜底殘留著液體的痕跡。據專家推測,繩紋釜是河姆渡先民最主要的炊具。他們在釜里灌上水,放好切成塊兒的魚,架在火上。不多時,一釜鮮香的魚湯就做好了。

責任編輯 / 杜聰  圖片編輯 / 朱浩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