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翻譯官:這個差事不簡單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7年第02期 作者: 陳秋速 

標簽: 歷史拾遺   

無論是萬方來朝的華麗盛景,還是出訪他邦的友好交流,又或者締結盟約、傳達教義,語言不通總是天大的難題。于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應運而生了,他們地位不高,名聲不顯,卻是一個國家和周圍交流離不開的幫手。他們就是翻譯官,用語言打天下、看世界。

1896年6月,英格蘭人傅蘭雅坐上了從上海開赴美國的輪船。這位被授予清廷三品頂戴的譯員,在經(jīng)過了近30年的譯書生涯后,準備利用這難得的假期,去美國休養(yǎng)一下。但當他抵達美國后,隨即被加州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教授。原定5個月的假期,也變成了他永久離開中國的契機。

傅蘭雅自1868年進入江南制造局翻譯館后,共翻譯、合譯各類科學書籍近130種,幾乎與這一久負盛名的翻譯館譯書總數(shù)相當。30多年的翻譯事業(yè),讓他早已將中國當作了第二故鄉(xiāng)。他期望清廷“多興西法”“自強自富”的心愿,也由此畫上了休止符。他的離開,既是個人生活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標志著一個試圖通過翻譯重生的時代,走向落幕。

責任編輯 / 周玥  圖片編輯 / 朱浩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