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里的樂隊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8年第12期 作者: 朱曉峰 

標簽: 古代生活   文化遺產   文化符號   

敦煌壁畫中,有一個栩栩如生的音樂世界。眼花繚亂的樂器,形態(tài)各異的樂伎,編制不一的樂隊,這些規(guī)?;虼蠡蛐〉臉逢牐械氖褂闷嫣貥菲?,有的按照編制排列,甚至還有一支不用樂伎彈奏的,不鼓自鳴的“無人樂隊”。
稀有的“嵇琴”
繪于榆林窟第10窟窟頂西披下沿,由飛天樂伎手持。在這幅西夏時期壁畫中,有件樂器琴頭卷曲,呈“?”形,無琴軸,琴身呈上下寬、中間窄的流線型,琴筒正下方有琴身延長出的突起。從圖像呈現(xiàn),尤其是樂伎的手持方式看來,這是一件拉弦樂器,具體應為至晚在唐代開始流傳的“奚琴”,宋、西夏時被稱為“嵇琴”。壁畫中的樂器繪制得十分完整和精美,是敦煌壁畫中極為難得的一幅嵇琴圖像。
獨弦人不識
繪于榆林窟第15窟前室頂部的唐代壁畫中。這件樂器由飛天樂伎手持演奏,它有著鳳首造型的琴頭,琴頸修長呈弧形,與共鳴箱一體成型,共鳴箱外形似琵琶但略小。奇特的是,此樂器僅有一根琴弦,張于琴頭和共鳴箱之間。此樂器外形近似緬甸彎琴,但由于其琴弦僅有一根,造型獨特,且音樂史未見與之對應的實物或記載,因而學術界對該樂器至今未形成共識,通常被視為敦煌壁畫中的特異型樂器,可稱“鳳首彎琴”。
左右對應成規(guī)模
敦煌莫高窟南區(qū)南段第二層的第220窟,建造于唐貞觀十六年(642年)??邇缺北谏?,通壁繪有一鋪《藥師經(jīng)變》,其中有大型菩薩樂舞的場景,向我們展示了敦煌樂舞世界中,不同樂器組合演奏的“樂隊”形式。在北涼至西魏時期,敦煌樂隊排列初現(xiàn)端倪,最初以獨立演奏的形式出現(xiàn),即樂伎中間繪以舞伎,后又出現(xiàn)樂伎連續(xù)線性排列的形式。北周到隋代,“成雙”“對稱”結構顯現(xiàn)出來,即樂隊往往成雙對稱排列,并分為相互對應的兩部分。到唐代以后,樂隊、樂伎的數(shù)量增多,排列形式也更加豐富。在第220窟壁畫上的菩薩伎樂樂隊中,可見這種形式變化,即菩薩樂伎分左、右兩部分,左側樂伎15身,右側樂伎13身,分坐于主尊身前舞伎兩側的方毯上,呈現(xiàn)出左右對應,樂器紛繁多樣的面貌。
不鼓自鳴
莫高窟第321窟開鑿于初唐,北壁繪有一鋪《阿彌陀經(jīng)變》。畫面上部以深藍色背景象征凈土天際,其中化佛、飛天與樓閣之間,繪有各種樂器,器身系有飄帶,飄帶迎風飄逸,以表現(xiàn)樂器飛翔天際,不鼓自鳴的動態(tài),這類圖像我們稱之為“天樂”,其形態(tài)即“不鼓自鳴”。
天樂,是佛教中的“天界”之樂,在敦煌壁畫中極具特點。依佛教文獻,最初的天樂由天龍八部以及天女演奏。后來,為宣揚佛法的神通,天樂開始演變出所謂自翔于天、自發(fā)妙音的神話。
關于“天樂”的表現(xiàn)形式和內容,在諸多佛教經(jīng)典中均有描述,如《佛說觀無量壽經(jīng)》:樓閣千萬,百寶合成。于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上圖中的壁畫即可見,天樂并無演奏主體存在,僅以單純樂器形式繪于經(jīng)變畫或窟頂四披,佛經(jīng)中描述天樂,一般以“樓閣兩邊”或“懸處虛空”作為其所在位置,在佛教語境中被呈現(xiàn)出妙音天降的效果。
另外,天樂可以包括各種樂器,即經(jīng)文所謂的“無量樂器”,而事實也是如此,唐代莫高窟出現(xiàn)在天樂中的樂器基本涵蓋文獻中記載的唐代各類樂器。關于天樂的演奏,一般認為是“不鼓自鳴”或“不奏擊而常鳴”,但通過文獻發(fā)現(xiàn)天樂應該存在演奏主體,只是這種演奏主體并非現(xiàn)實世界的人或佛教中的形象,而是“風”,如“清風鼓此樂器”“微風吹動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風吹萬道聲嘹亮”,風能夠使樂器產生各種妙音且樂器可以獨懸空中,這是佛教用于表現(xiàn)其佛法廣大以及渲染凈土世界美好的手段。
對于天樂在佛教中的作用,佛經(jīng)這樣描述:“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可見使天樂產生各種聲音,不是其最終目的,從根本上講,是要通過不鼓而自鳴的聲音,來產生皈依佛教的效果。通過對天樂圖像的審視,我們發(fā)現(xiàn),天樂將佛教賦予的特征,淋漓盡致地呈示在莫高窟壁畫中,并且與壁畫所表達的凈土思想結合得天衣無縫。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