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干瑪瑙
火山的淚,撿石者的淚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3年第10期

標簽: 地質地理   阿勒泰州   哈密地區(qū)   巴楚縣   

中國西北的戈壁灘上盛產瑪瑙,數(shù)百萬年的風沙侵蝕打磨,讓這些原本平凡的石頭變得光亮潤澤。這幾年,新疆哈密淖毛湖等地出產的“葡萄干瑪瑙”受到收藏者的關注和喜愛。如今新疆的“葡萄干瑪瑙”幾乎被人撿盡,本文作者為我們講述了這種“非主流寶石”的身世命運,它或許能讓我們對戈壁灘上的美麗石頭有所了解,并對這種資源的合理利用有所思考。
哈密的戈壁灘
曾經散落著彩色瑪瑙
在天山東部的哈密伊
吾縣,湖畔的壁灘一片寂靜。這一帶曾經散布著很多外形多變、色彩絢麗的瑪瑙顆粒,近幾年來,它們幾乎被撿石者采盡。我們有幸曾經見過這片戈壁灘遍布瑪瑙時的樣子,為了還原當年的場景,我們的攝影團隊把產自此地的瑪瑙粒帶回故鄉(xiāng),記錄下它們在陽光下閃耀,接受風沙洗禮的過往時光。
攝影/耿藝

在新疆游歷了多日,我回到烏魯木齊,打車奔向機場。司機是個戴鴨舌帽的維族中年男人,看衣著家境殷實無憂,我留意到,他手中把玩著一塊和田玉料和一串非常別致的瑪瑙。對于價格不菲的和田玉料,我毫無興趣,而那串瑪瑙讓我心頭一喜:那瑪瑙淺黃、深褐、黃綠色半透明,一粒粒長圓形非常勻稱,顆粒狀或葉脈狀的皺褶表皮,如同新疆盛產的甜美葡萄干,那維族漢子用黑色繩子將十幾?,旇Т?,簡簡單單,卻透著一股濃濃的“新疆范兒”。開口問價,和田玉籽料一萬五,葡萄干瑪瑙五千元——我心中從此種下一個名字——葡萄干瑪瑙。

戈壁瑪瑙
萬變的火山舍利子
中國西北的戈壁灘上
散落的瑪瑙,主要是因億萬年前的火山噴發(fā)而形成。有猜測說,由于巖漿運動,當時海底的火山噴發(fā)形成瑪瑙雨,瑪瑙雨下落并迅速冷卻形成顆粒。隨著海水的浸泡、地殼的變動以及后來風沙的磨礪,瑪瑙形成不同的色澤形狀,有的如松花蛋。
有的如冰糖、桑葚,但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像極新疆葡萄干的這一種。攝影/張超
七顆葡萄干
孰真孰假
如今已知的葡萄干瑪瑙產地中,以新疆哈密淖毛湖、巴楚黑山以及阿勒泰地區(qū)出產的籽料品質最佳。除了色澤純正鮮亮,一些葡萄干瑪瑙甚至可以以假亂真,
見到它們你立刻就會知道這類瑪瑙為什么以葡萄干為名。一粒產自淖毛湖的瑪瑙,被混進了幾顆從喀什大巴扎買回的葡萄干中,你能準確地將它找出來嗎?
攝影/張超

火山和戈壁

——葡萄干瑪瑙的加工廠

新疆產瑪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瑪瑙是一種具有紋帶結構的二氧化硅膠狀礦物,在中國瑪瑙分布廣泛而且產量很大,除了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南紅瑪瑙等少數(shù)種類,大多數(shù)瑪瑙在市場上價格低廉。在北京的十里河、報國寺、潘家園等古玩市場甚至一些小商品批發(fā)集散地,總能尋覓到一些攤位出售一盆一盆的瑪瑙料,很多形狀不規(guī)則的瑪瑙粒價格從幾元至十幾二十元一顆,挑選些打孔制成手串,價格不過二三百元,一條項鏈也只要五六百元便可拿下。

責任編輯 / 高新宇  圖片編輯 / 王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