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滿教的文化遺存
滿族的祭祖風俗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1年第02期 作者: 杜殿文 

標簽: 寧安市   文化地理   歷史地理   

薩滿教是一種古老的原始宗教,發(fā)源于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qū),曾先后影響到中國北方的20多個民族。17世紀后,隨著滿清政權的建立,薩滿教開始走向消亡。然而在東北原寧古塔(今寧安市的舊稱,滿語為“六個部落”之意)地區(qū)的滿族祭祖儀式中卻得以較為完整地保存,成為研究北方民族原始信仰的“活化石”。
關氏家族保存的做工精細并已有300多年歷史的薩滿鼓。

祭祖主要包括朝祭、夕祭、避燈祭、星祭、換索(鎖)等,這些祭祀內容絕大部分都帶有原始崇拜的特征

從牡丹江到當年的寧古塔城——寧安市,也就半個小時的車程。剛到這里并非隨處可見薩滿教文化遺存,而是要到滿族人舉行的祭祖儀式中去尋找。滿族祭祖是從以前祭祀天地的自然崇拜中演變過來的。這里的滿族先民自古就篤信薩滿教。《柳邊紀略》曾記載:“滿人病,輕服藥,而重跳神?!边@里所說的“跳神”系指薩滿跳神為人治病。隨著滿清政權的建立和鞏固,薩滿教開始受到限制,尤其是在皇太極年代,不但明令禁止,甚至對跳神者處以極刑。乾隆年間,為了緩和民族宗教矛盾,頒布了《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從此,薩滿教便以祭祖的面貌出現(xiàn)。

薩滿教文化遺存分布示意圖
安寧(寧古塔)在滿族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4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滿族先民的活動。清初曾是東北盛京(沈陽)以北的重鎮(zhèn),管理吉林、黑龍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并設有寧古塔將軍衙門。由于歷史悠久,加之地處邊遠,所以薩滿教文化才在這里得以保存和延續(xù)。

祭祖主要包括朝祭(也稱堂子祭)、夕祭、避燈祭、祭天、星祭、換索(鎖)等,這些祭祀內容絕大部分都帶有原始崇拜的特征。祭祖還有公祭和家祭之分。公祭是以氏族為單位,一般每幾年舉行一次,規(guī)模較大,費用由參加者捐獻或均攤;家祭是自家組織的,規(guī)??纱罂尚。瑳]有時間要求,費用由自家負擔。祭祀中也存在有豬和無豬祭祀(絕大多數(shù)是有豬祭祀,有時無豬也可進行素祭,有豬祭祀時也包含素祭內容)兩種情況。在寧西鄉(xiāng)依蘭崗滿族村的關氏家族和大牡丹村的吳氏家族,我們有幸目睹了兩次祭祖活動的全貌。

責任編輯 / 李雪梅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