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的西域腹心,今天的新疆邊陲
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伊犁九城”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6年第07期 作者: 李志剛 

標簽: 霍城縣   古城   文化地理   

清王朝的疆域版圖實現(xiàn)了對前朝的全面超越,并在乾隆年間穩(wěn)定了對西域的統(tǒng)治——這種背景下,“伊犁九城”應運而生,它們像一座座巨型的烽燧,相互守望;又仿佛一艘艘凝固的軍艦,嚴陣以待。這個兼具軍事、政治、經(jīng)濟功能的“城市群”,不僅將廣袤富庶的伊犁河谷連成一體,更是讓強烈的國家意識深入西陲邊疆。因為伊犁九城的出現(xiàn),新疆廣大地區(qū)有了一個明確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中心,并被緊密地納入中央集權的國家版圖中。
惠遠城為“伊犁九城”之首,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落成。當時,第一任伊犁將軍明瑞在伊犁河北岸度地筑城,乾隆帝賜名曰“惠遠”,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遠方之意。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惠遠老城被毀;1882年,清朝通過《中俄伊犁條約》收復伊犁,但霍爾果斯河以西大片土地被沙俄吞并,同年在惠遠舊城以北7.5公里處修建惠遠新城。此時的惠遠城已經(jīng)緊鄰中俄邊境,不再適合作為新疆的軍政中心,所以1884年新疆建省后,省會設在了東邊的迪化(烏魯木齊市),但此時的惠遠依然是一座軍事重鎮(zhèn),直到民國年間還在發(fā)揮作用。如今在霍城縣惠遠鎮(zhèn)看到的鐘鼓樓,是惠遠新城保存最完好的歷史遺跡。鐘鼓樓為四層三檐歇山頂?shù)哪举|(zhì)結構建筑,總高23.76米,是惠遠新城的中心,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對應各自城門。

2015年“十一”前夕,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研究館員吳元豐先生約我一起到伊犁惠遠古城轉轉。這個有200余年歷史的古城,隱藏在邊陲小鎮(zhèn)——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惠遠鎮(zhèn)。吳元豐先生是國內(nèi)滿學領域的權威專家,此地之所以能夠引起他的重點關注——我想,這其中除了先生的故鄉(xiāng)情結(注:吳先生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更多的是因為伊犁的過往歲月所散發(fā)出的魅力。

9月27日,我們?nèi)缂s來到惠遠鎮(zhèn)的惠遠古城鐘鼓樓前。原來,這次來考察的,除了吳元豐先生,還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郭美蘭、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閻崇年、新疆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紀大椿等。幾位學者都是清史滿學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在同一時間聚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他們?yōu)槭裁磿患s而同地關注惠遠古城呢?對于清代與中國歷史而言,這座古城曾經(jīng)扮演過何等重要角色呢?

責任編輯 / 馬子雷  圖片編輯 / 王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