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三峽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9年第04期

標簽: 基礎地理   地質(zhì)地理   

這些三峽的影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無人機從空中用幾乎垂直的視角拍攝的。這些影像展示了三峽過去不曾呈現(xiàn)的美感。這種美感可以稱為:“垂直之美?!本褪菑拇怪钡慕嵌瓤吹降拿?。這些圖片來自重慶攝影人王正坤,是他近十年持續(xù)不斷去三峽拍攝的成果。這些圖片將把欣賞三峽的歷史帶入一個“空中三峽”的時代。
西陵峽
造物主推開了一扇云窗,只有用無人機才能捕捉到云窗下的三峽垂直之美
三峽云霧的美名由來已久,或許你見過攝影師鏡頭中的三峽云起云落、云卷云舒,但你見過三峽的云窗嗎?無論在民航客機上還是在直升機上,都難以捕捉到這樣的畫面,因為它們的飛行高度過高、飛行條件受限,無人機恰恰彌補了這一短板。透過云窗,垂直望向西陵峽,我們看到了這樣幾種景象:一是水平如鏡的江面,水體的顏色或藍或綠,這是過去沒有的;二是由于水庫水面升降形成的無植被的消落帶;還有一種景觀就是水面上的航船,這些船許多都是色彩豐富的集裝箱船。這些都是過去三峽上看不到的景象。

瞿塘峽:空中三峽的時代來了

我們登上了白鹽山,面對赤甲山。眼前的景色就是十元人民幣背后的圖案所刻畫的夔門,但這夔門實在與錢無關,它與詩有關,這里是“詩歌之門”,這里是“詩與遠方”。如果說在中國找一處自然景觀做符號,象征“詩與遠方”,我想應該是“夔門”。無法統(tǒng)計有多少詩人入得此門,留下了詩作,但是那些一流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詩作一直在流傳。李白、杜甫、劉禹錫、白居易、蘇軾、陸游等,都在此逗留,或者順流而下,或者逆流而上——因此夔門應該稱之為“詩門”。

我與重慶的兩位攝影人王正坤、張錦前來到這里,時間是2019年3月27日。早晨6點我們從重慶出發(fā),經(jīng)過大約4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就來到了奉節(jié)。奉節(jié)古時稱呼甚多,唐時曾稱為夔州。我們來到奉節(jié),并未停留,直接登上了夔門南側(cè)的高山——白鹽山,在此遙望長江北岸的赤甲山,這兩座山相對構成了夔門。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