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游牧人 西天山的守望者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20年第04期 作者: 毛銘 

標簽: 文化地理   基礎地理   

吉爾吉斯族既是吉爾吉斯斯坦的主體民族,也是跨境民族(在中國境內(nèi)稱為柯爾克孜族),其中一支傳說是漢朝大將李陵的后裔。該民族最初游牧于葉尼塞河流域一帶,后經(jīng)千年輾轉(zhuǎn)遷徙,最終來到中亞天山及周邊地區(qū)。當烏孫、匈奴、鮮卑、柔然、契丹等其他諸多強悍的游牧民族湮滅無存時,低調(diào)的吉爾吉斯人卻延續(xù)至今,仍在草原上吟唱著他們引以為傲的史詩《瑪納斯》……
每到春暖花開后,牧民們開始從低海拔的冬牧場,逐次轉(zhuǎn)移到更高海拔的春牧場、夏牧場
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天山支脈塔拉斯山上的夏季牧場,一處牧民搭建的氈房(也叫吉古包)外,一名吉爾吉斯族婦女從存水的鐵皮罐里打水進行洗漱。作為有2000多年游牧歷史的民族,吉爾吉斯人至今仍然保留著完整的游牧習俗和文化。一年四季,他們遵循自然規(guī)律,跟隨氣候冷暖的變化而遷徙。每到春暖花開后,牧民們開始從低海拔的冬牧場,逐次轉(zhuǎn)移到更高海拔的春牧場、夏牧場;入秋后,則從夏牧場又逐次轉(zhuǎn)移到秋牧場、冬牧場。攝影/一守
吉爾吉斯族的先民,是公元前3世紀生活在葉尼塞河上游的堅昆人。公元前3世紀末至6世紀,堅昆人先后處在匈奴、鮮卑和突厥人的統(tǒng)治下。公元85年,北匈奴向西遷徙,一部分臣屬于匈奴的堅昆人被遷到天山一帶。后來經(jīng)歷了十多個世紀的漫長遷徙,至18世紀初,最終形成了足跡遍布天山南北的吉爾吉斯族。目前,吉爾吉斯族屬于跨境民族,大部分在吉爾吉斯斯坦,其他主要分布在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阿富汗和土耳其等國。圖為歷史上吉爾吉斯人遷徙路線圖
吉爾吉斯斯坦不同民族分布比例圖
吉爾吉斯人遷徙大事記

大詩人李白終其一生,也沒擺脫天山游牧人的性情

我對吉爾吉斯游牧人生活的最初體驗,是來自伊塞克湖畔牛皮氈房(吉古包)里升起的炊煙。

那一天的晨曦,把天山與蒼穹映成了香草粉色。20歲的楚麗爾海音開始了梳妝打扮。在自己頭上的幾十根辮梢上,她綴上了銀幣、粉珊瑚、綠松石,走起路來“叮叮當當”作響。隨后,她側(cè)過下顎,低下脖子,一層一層,莊重地裹上頭巾“艾麗切克”。

責任編輯 / 雷東軍  圖片編輯 / 王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