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玄奘的足跡
阿旃陀石窟群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周劍生 

標簽: 古跡探秘   遺產(chǎn)風景   世界文化景觀   

這是印度阿旃(zhān)陀石窟第2窟的釋迦牟尼說法像,建造時間為公元7世紀。阿旃陀石窟位于距地面10-30米不等的河灣峭壁上,除9、10、19、26、29號窟為供僧人禮拜的塔堂窟外,其余25窟皆為僧房,2號窟即屬后者。早期佛教強調佛即是佛,無影無蹤,不允許將佛祖人格化,公元2世紀后,石窟中才出現(xiàn)了釋迦牟尼和菩薩的形象。

公元638年,一心求取真經(jīng)的大唐高僧玄奘,來到南印度的摩訶刺佗國。幾年后,回到長安的他,向門人講述了當年的經(jīng)歷:“國東境有大山,疊嶺連嶂,重巒絕巘(yǎn)。爰有伽藍,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臺,背巖面壑,阿折羅阿羅漢所建……”

玄奘口中的阿折羅伽藍,就是印度西南部奧蘭加巴德境內的阿旃陀石窟。該石窟群共有洞窟30個,環(huán)布在瓦溝拉河河灣峽谷的崖壁上,高低錯落,綿延550多米,遠遠望去,與我國黃土高原上的窯洞頗有些相似。阿旃陀石窟始建于公元前1世紀,當時的比丘尼把第一座佛窟的位置設定在山體中央,隨后的開鑿工作則向兩翼擴展,并分成塔堂窟和僧房窟兩種形式。塔堂窟有穹型天頂,在廟堂后部設鐘罩形的石雕圣物,內盛佛祖舍利。僧房窟則有若干個房間,布置石床石枕。在終年炎熱的印度,這種結構可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

責任編輯 / 余榮培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