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請客的?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3年第03期

標簽: 歷史拾遺   文物故事   有問有答   

請客吃飯,在我國很早就是一門學問。要想賓客盡歡,光是準備了美味佳肴,是絕對不夠的,禮數(shù)也一定要周全,才能充分表示主人的重視和對賓客的尊敬。自周代開始,對宴請賓客的餐具、上菜的流程、菜肴的擺設(shè)位置等,就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仡^看看這些所謂的“禮”,并不是刻板的教條,而飽含著主人對客人的款款情意。

上菜的學問

古人請客,作為主人先要把客人按照長幼尊卑的順序安排入座。待客人坐好后,首先上的是酒。在給客人擺放酒壺和酒樽的時候,要求把壺嘴面向貴賓。酒壺和酒樽擺好以后,就可以上菜了。在傳菜的過程中,要避免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氣。此時,如果需要與他人交流,要把臉扭向一側(cè),避免唾液和呼出的氣息污染菜肴和沖撞客人。上菜的順序講求也頗多,清代文學家、詩人、美食家袁枚在《隨緣食譜》中就曾做了一番總結(jié),“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濃者宜先,薄者宜后,無湯者宜先,有湯者宜后。”也就是說上菜時口味應(yīng)該由重到輕。而辛辣的菜則應(yīng)該在宴席進行到大半時再端上桌,所謂“度客食飽,則脾困矣,須用辛辣以振動之”,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客人的味覺,起到開胃的作用。同樣起到提神開胃作用的,還有味酸甜的菜肴,按照袁枚的說法應(yīng)該是在飲酒七八分的時候上,因為此時客人酒過三巡,脾胃疲勞,“須用酸甜以提醒之”,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圖為南密縣打虎亭二號漢墓宴飲圖的兩張局部,描繪的正是漢代人宴請歌舞的場面。

菜肴怎么擺?

除了上菜時需要注意的禮節(jié),菜肴擺放的位置也在《禮記·曲禮》中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客人面前的桌子上,左邊依次為帶骨的熟肉、主食(飯),右邊依次是大塊的熟肉、酒和飲料;在最里邊放醬酪調(diào)料,外邊放烤肉,右邊放著蒸蔥;干肉脯類的菜肴,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吃魚的學問就更加復(fù)雜。《禮記·少儀》中說:吃煮魚的時候,魚尾要對著客人,冬天的時候魚腹要向右,夏天的時候魚背向右。這是為什么呢?按照《古今圖書集成》中的解釋,因為鮮魚肉尾部易與骨刺剝離,所以魚尾向客。另外,冬天陽氣下沉,魚腹的味道最鮮美;夏天陽氣上升,魚的背鰭最鮮美。按照不同的時節(jié),把最鮮美的部位向右,則是為了右手取食方便。

責任編輯 / 楊思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